“過年好啊,俊榮!這回我想找兩本關于病蟲害防治的書。春節期間積極響應號召,不串親訪友,正好有時間在家看看書,學點種植方面的知識,麻煩你幫我找找吧。”2月4日,大年初四,桃城區趙家圈鎮張家圈村60多歲的村民康九星吃完早飯,戴好口罩,興致勃勃地趕到村里的書屋,找她的老熟人——書屋管理員鮑俊榮借書。



“過年好啊。書有的,我幫你找找看。”鮑俊榮一邊尋找書籍,一邊告訴記者,康九星是書屋的常客,閑暇時間經常看農業方面的書,一直保持著學習的熱情。“在這里不僅能學到書本上的知識,還能跟其他人交流分享,收獲經驗,解決了不少種植方面遇到的難題。”康九星笑呵呵地道出了這些年農家書屋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書架整齊劃一、圖書陳列有序,張家圈村的書屋自2019年重新翻蓋以來,就成為了村民學文化、長技能、強本領的“文化糧倉”。“我們村的書屋雖小,但書的類別卻很多,涉及少兒、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歷史文化、科普教育、農業種植以及新農村發展建設等方面的書籍共2000余冊。這不僅是農民思想文化學習交流的重要場所,更是傳播黨的好聲音的重要途徑。”張家圈村黨支部書記姬彥超說道。



數字書屋“不打烊”,“云端”書香浸農家。在前王家村,記者見到了全鎮唯一一臺電子圖書閱讀設備。“別看它個頭兒不大,里面可藏著一個云端書屋,有豐富的書籍。”書屋管理員王滿江介紹,村民只需要下載“超星移動圖書館”手機軟件,進入軟件就可以查找自己想看的書刊。王曉松是前王家村的一名村醫,他一直有看書學習的習慣,村里有了電子圖書借閱機之后,他的讀書用書需求得到了更好地滿足。“醫學是個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的服務型學科。如今,看書只需要一部手機,而且隨時能翻看,一點兒都不耽誤事。因疫情不能聚集,在家看書更是方便很多!”前家王村電子圖書閱讀平臺內容涵蓋政治法律、時尚生活、經典名著、經管理財、生活保健等方方面面。



近年來,趙家圈鎮始終將農家書屋建設作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持續加強軟硬件建設,將農家書屋打造成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提素質的“加油站”,學黨史悟思想的“新課堂”,逐漸形成了以圖書資源為依托、文化陣地為平臺、宣傳教育為特色、鄉村振興為目標的農家書屋“趙家圈模式”。如今,趙家圈鎮73個村全部建有農家書屋。讀書已逐漸成為趙家圈鎮不少村民生活的日常,學習知識的風尚浸潤著趙家圈鎮大大小小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