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雄安新區安新縣寨里鄉增莊村的試驗田里,大片火紅的辣椒和綠油油的洋蔥苗為蕭瑟的冬日增添了一絲火辣和勃勃生機。“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我們鄉正在對農業結構進行探索和調整,辣椒和洋蔥也是我們現階段正在試驗種植的作物。”寨里鄉黨委書記張寶來說,“作為一個農業大鄉來說,農業結構調整是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試驗田里已經成熟的辣椒。安新縣寨里鄉供圖
寨里鄉現有耕地3.9萬畝,全鄉農業人口占總勞動力的八分之一,小麥玉米種植面積達3.2萬畝,畝產各達500公斤,是實實在在的農業大鄉。長久以來,在安新縣委縣政府和寨里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寨里鄉逐步從“小農經濟”模式向規模化、標準化農業轉變,零散耕地通過流轉逐漸形成集聚態勢,寨里鄉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大批群眾也靠流轉費和辛勤的勞作富裕起來。“近幾年,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大田作物收益降低,農業產業轉型迫在眉睫。”張寶來面對當前形勢難掩焦急。
試驗田里已經培育成功的洋蔥苗。中國雄安官網封俊龍 攝
今年8月25日,安新縣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召開了會議。在安新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張寶來下定決心走農業結構調整的路子。“進行結構轉型是我和種植大戶們都一直想做的事情,但是探索有風險,所以我們都沒下決心。”張寶來說,“縣里開的這次會議,算是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驗證了我們轉型的想法是正確的。”
做調研、定路子,一條農業結構調整路徑逐漸清晰明朗。為了制定切實可行、符合寨里鄉實際的農業結構調整方案,張寶來利用3天時間對全鄉12個村進行了走訪調研,并與各村兩委干部和10余個種植大戶進行座談,初步確定辣椒和洋蔥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試驗作物。此外,寨里鄉農業綜合技術服務站站長楊東坤帶領種植大戶到山東、河南取經,并聘請專家對寨里鄉土質進行檢測。最終,一套由村黨支部引導、專業公司參與、建設實驗基地、種植大戶先行參與經營的成熟方案出爐。
農戶正在試驗田中采摘辣椒。中國雄安官網封俊龍 攝
“辣椒生長周期是3月份育苗、5月份移栽、11月份收獲,洋蔥生長周期是9月份育苗、11月份移栽、5月份收獲。”楊東坤介紹,辣椒和洋蔥的生長周期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保證耕地不閑置,且有利于土質改善。
目前,由6個種植大戶共同出資建設的580畝試驗田已經初見成效,河南和山東兩家專業公司主動尋求合作,并簽署了協議,承諾育苗、移栽、養護、收獲、售賣一條龍服務。“在協議中,兩家公司都向我們保證按照市場價格收購,并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能夠進行保價或提供儲存服務,這樣就保證了收益。”楊東坤說,“經過我們仔細測算,在沒有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每畝地辣椒年產值能達到5000元,洋蔥能達到4000元,是種大田作物的3-4倍。”
農戶正在試驗田中采摘辣椒。中國雄安官網封俊龍 攝
“對于這塊試驗田,我們非常有信心。”張寶來介紹,在專業公司的幫助下,寨里鄉僅用30余天,便成功培育洋蔥幼苗18畝,不久后將移栽到試驗田里。“對于這次農業結構調整,我們不僅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還得到了專業公司的肯定,這說明我們的路沒有走錯。”張寶來說。
種植大戶收益增加,普通群眾收入怎么提高?對于記者的疑問,楊東坤笑著說:“群眾把耕地流轉出去以后,不僅能夠拿到流轉費,還能在種植大戶那里干活,一個農忙時節一個人就能掙四五千元工資,而且一年四季都不愁沒活兒干。”
據介紹,果蔬種植的全過程都不能依靠大型機械,大部分工作只能靠人工。記者采訪時看到,幾個村民正在采摘試驗田中成熟的辣椒。65歲的楊小社從辣椒種植的時候就在這里干活,一天能拿到120元的工資,僅靠給一些大戶干活,他一年能掙到4萬元左右。“土地流轉費以及他們的工錢都跟效益掛鉤,等試驗田成功了,效益上去了,他們的收入也會隨著上漲。”楊東坤說。
火紅的辣椒、嫩綠的洋蔥苗給寨里鄉帶來了無盡的希望。“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也是我們鄉村振興的開端。”張寶來說,“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家的錢包都能鼓起來,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來源:中國雄安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