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京畿之地生機勃勃。河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7400多萬干部群眾,落實新發展理念,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借勢重大國家戰略,打造經濟增長新高地;做好“加減法”,跑出新舊動能轉換新速度;擦亮生態底色,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追求更高:借勢重大國家戰略


創意策劃、頭腦風暴、實驗推演,雄安新區“智繪未來科技孵化器”園區里,活躍著一群青年科技人才。


“我們團隊正在加快研發智能信號控制系統,助力新區打造數字交通創新高地。”入駐園區的雄安數字交通實驗室負責人任大凱說,實驗室集聚了來自中國移動、清華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才,也吸引了車企和智能化設備制造商合作,初步構建了一條產學研創新鏈條。


200多個重大項目全力推進,高峰時有20多萬建設者日夜奮戰……雄安新區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階段,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樣板之城。


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副局長于善江說,雄安新區經濟發展堅持高端高新并重,先后出臺20余項創新政策,確保疏解單位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這既是一場疏解項目地理位置的“大遷徙”,也是一次生產力的重塑。


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為河北高質量發展帶來歷史機遇和強大勢能,同樣也是巨大的考驗。


在北京現代滄州工廠車間里,一排排工業機器人揮舞手臂,平均不到51秒就能下線一輛汽車。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河北承接的單體規模最大的產業協同項目。這家工廠正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在當地形成千億元規模產業集群。


河北省發改委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河北經濟注入新鮮力量,7年多來全省已累計承接京津轉入法人單位近2.6萬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200多個、投資額1.18萬億元。河北不斷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張家口搶抓冬奧機遇,冰雪裝備企業、文化旅游公司紛紛落戶,光伏、風電、氫能項目競相布局,“綠能產業”“白色經濟”日益興起。


在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中,河北省委、省政府持續發力、緊盯不放,以大督查促進干部作風大轉變、工作水平大提升、發展環境大改善,開創“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創新實踐。


力求更強: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唐山面對“一鋼獨大”帶來的產業結構困擾,大力推進鋼鐵產業“瘦身健體”,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


唐山市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立志說,他們研發的第五代防爆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不久前問世,相比于上一代產品,最大的突破是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實現多臺設備協同作業。


機器人產業已成為唐山發展的“新名片”。該市作為國內特種機器人產業基地,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產品涉及20個領域百余個品種。


與此同時,唐山市以重點發展精品鋼鐵等產業加快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河鋼集團唐鋼家電用鋼大批量供貨海爾、格力等企業,汽車用鋼直供北汽、吉利等知名車企。今年上半年唐山精品鋼鐵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5.5%。


唐山是河北省面對經濟結構失衡加快去產能、調結構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十三五”期間,鋼鐵大省河北鋼鐵生產企業由107家減至68家,鋼鐵產能由峰值的3.2億噸壓減到2億噸以內。


一邊做“減法”,一邊做“加法”。河北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說,河北以先進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為支撐,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開展“萬企轉型”,重點培育12個省級主導產業和107個縣域特色產業。2020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63.3%,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十三五”期間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2%,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2000多家增加到去年底的9000多家,今年有望突破1萬家。今年1-8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


謀求更好: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連續六個月居全省第一、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保定市以“三個第一”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一串串逆勢增長的數字背后,隱藏著保定市綠色發展的密碼。保定市發改委負責人說,該市設立多種專項資金,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智能網聯汽車關鍵系統等優勢產業。以長城汽車為龍頭,保定汽車產業鏈年產值已突破千億元,占全省汽車產業的半壁江山。


在陸續淘汰整治13.2萬家“散亂污”企業同時,河北省“十三五”期間市場主體從327.7萬戶增加到692.9萬戶,今年上半年達到704.3萬戶。


河北三次產業結構由過去的“二三一”歷史性地調整為2020年的“三二一”,服務業真正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綠色發展不斷擦亮生態底色。2020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44.8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40%。今年1至8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


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愈發明顯。隨著文化旅游、綠色農牧、冰雪運動裝備、可再生能源、森林碳匯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一幅生態優美、產業興旺的畫卷,正在燕趙大地徐徐鋪展。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