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蚊蟲不斷。關于蚊子,很多人都有兩個疑問:為什么晚上只要一關燈,蚊子立馬能精準定位,嗡嗡地在我身邊擾個不停?與朋友成群結隊去游玩,為什么只有我最招蚊子,弄得渾身是包,奇癢難耐?要搞清楚這兩個謎團,我們得從蚊子的“個性”談起。
根據多項研究表明,蚊子不但喜歡吸血,愛好也偏向“重口味”。人體身上香味重(如化妝或噴香水)、異味重,體溫較高時都容易吸引蚊子;同時,蚊子還偏愛黑色、紅色,所以穿了這兩種顏色衣服的人也比較受蚊子歡迎。而之所以大家在臨睡前,總能與蚊子不期而遇,主要是因為在黑夜中,人體成了主要熱源,蚊子又恰巧對人們所呼出CO2非常敏感。
“首先,‘招蚊體質’、O型血更招蚊子等說法,從醫學上來看,其實并不存在;再則,每個人對蚊蟲叮咬后的輕重反應不同,可能有的人被叮咬后,皮膚不會癢也不會起包,甚至會自動忽略,而有的人會起很多丘疹、水皰,并伴有明顯的瘙癢。”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袁丞達對記者表示,蚊子在吸血時,會向我們的皮膚注射唾液(局部麻醉效果),只有對此類唾液敏感的人才會出現紅斑、瘙癢等過敏癥狀,原理跟“青霉素過敏”差不多。因為不同蚊子所分泌的唾液存在差異,且唾液中的成分相對復雜,這也導致了敏感人群的反應程度不盡相同。
袁醫生介紹,大部分人在被蚊子叮咬后,只要忍住不亂抓亂撓,基本會在一周內自愈;而如果想快速止癢消腫,花露水、風油精等防蚊用品基本無效,其中的酒精成分還有可能加重過敏反應。此時,局部進行冰敷、涂抹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才是正解。
原標題:“招蚊體質”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