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阜城縣崔家廟鎮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以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為目標,推動阜星高粱、張家橋冬桃、農田保姆“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把小雜糧做成大產業。“高粱種植省工、省水、省肥、好種、好管、產量高、價格高、銷路有保證,這就是我們全村第一年選擇種高粱的原因。”日前,崔家廟鎮康莊村黨支部書記石連剛說起種植高粱的好處津津樂道。為讓村民吃上“定心丸”,崔家廟鎮以阜星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結合酒企對釀酒高粱的市場需求,引進抗旱、抗病蟲害優質高粱品種,凝聚政府、企業、合作社、銀行、科研院校、農戶六方面發展合力,對園區內的高粱種植戶實行“八統一分”,即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測土施肥、統一灌溉、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獲運儲、統一品牌標識、統一銷售,分戶承包生產經營。此模式打消了農民的顧慮,調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按去年的行情,一畝玉米畝產600公斤左右,市場價格每公斤2元,一畝地滿打滿算年收入約1200元。改種高粱后,春高粱可畝產700公斤左右,市場價格每公斤2.4元,畝產收入可達到1680元,相比玉米可增收480元左右。”崔家廟鎮黨委書記申濤介紹,目前,該鎮有4萬余畝高粱播種。“種植過程中,我們不打農藥,但質量和市場都很好,高粱遠銷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等地。”說起原因,園區工作人員展示了一樣和綠豆粒大小的東西,“這是赤眼蜂的卵,從6月到8月,我們大概分三次把這些卵放在卡片上,一畝地放兩小片蜂卡就能治住害蟲。”為提高高粱品質,園區和北京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合作,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技術,達到免施農藥的目的。
叫響張家橋冬桃品牌。2018年春,張家橋村在崔家家廟鎮黨委和政府的引導下,將村民們手中的1000畝土地統一收回村集體并進行了流轉。經多方考察,從中國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引進了優質冬桃品種,開始規模化種植。經過兩年多的精心養護與管理,盡管在2020年4月連續遭受了多次倒春寒,仍喜獲豐收。2020年9月初和10月中旬,張家橋冬桃兩個品種連續上市,總產量150萬斤,銷售收入近400萬元。自2018年張家橋冬桃注冊了商標,名為“張家橋”,讓張家橋冬桃作為一種品牌來銷售。2020年10月12日至11月5日,張家橋舉辦了首屆張家橋冬桃采摘節。采摘節受到國家及省市縣多方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各地商超、多平臺電商和京津冀、濟南、成都等各地的客戶紛紛前來采購張家橋冬桃,使張家橋冬桃一度熱銷,并行銷全國各地,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除此之外,還有以小皇莊、蘆集村為中心,集中打造的崔家廟鎮東部千畝桃園示范園和以黃常、李常為中心,打造的崔家廟鎮中部千畝桃園示范園。目前,全鎮共種植冬桃和蟠桃3000余畝,每畝收益可達萬元以上。“俺家流轉了7.4畝地,流轉費一年就7400元。我們一家三口省下的時間可以安心在天津打工,去年一年掙了26萬,過春節光牛肉就買了3000多元的。”張家橋村民張文瑞滿臉笑意。
按下“正豐模式”快進鍵。當下,農村青壯年勞力紛紛外出務工,老人、婦女、兒童留守家中。尤其是忙種忙收期間,外出者要面臨回家種地還是打工掙錢的“兩難”。想農民之所盼,辦農民之所需。2019年3月正豐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剛開始,入“托”土地2000多畝,現在為多個鄉鎮的60000多畝地搞托管服務。翻倍增長的數字背后,是老百姓對合作社信心的一路上揚。從一開始挨家挨戶做思想動員,到現在農戶主動上門要求入社,合作社理事馬洪新笑稱:“因為我們的承諾到位,服務和落實更到位,讓大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以前一個人種十幾畝地,現在把地租出去收租金,不但用不著受這個累了,還能從合作社打工掙錢,兩邊一算,一年收入五六萬。這小日子真好呀!”近日,阜城縣崔廟鎮王懷玉村的王連旺感慨地說。“所以呀,我就號召家里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都入社,一起享受這福利。”近年來,正豐合作社按下“正豐模式”快進鍵,帶動80個村的5000余農戶走上致富道路。“正豐模式”即“328”托管模式:“3”即整合三支隊伍,正豐合作社具體負責種、肥、水服務環節;展志農機合作社具體負責耕、播、收服務環節;眾力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具體負責藥和防環節。合力做好每個環節,打造出一套綜合型托管服務組織。“2”即創新兩種模式,從種到收全程服務的“全托”和農戶按需選擇服務項目的“關鍵環節托管”兩種服務形式。“8”即做好種、藥、肥、水、耕、播、防、收八個服務環節。合作社在開展托管服務時,實施統一購置農資、統一測土施肥、統一節水灌溉、統一防治作業和統一智能監測。同時,合作社還積極擴展服務外延,深耕農副產品加工業,持續推動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我們新建了秸稈離田飼料青儲基地,對回收秸稈進行飼料化處理。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也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優質飼料資源,降低了養殖戶的飼養成本。”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目前,養殖場和糧食倉儲庫正在建設中,用以發展畜牧業和糧食存儲深加工。我們將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因地制宜穩步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域土地托管,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作者:安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