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衡水段自古便是風云際會處,為孔孟澤被之鄉,鐘靈毓秀,人杰地靈,英賢輩出地,文化大熔爐。有儒學深厚、儒業出眾的孔孟傳人,有興利除弊、拯救蒼生的朝廷重臣,有抗擊外來入侵、矢志報國的民族英雄,有文采斐然、著述頗豐的詩人文學家,有不懈追求科學和藝術的風范大師……思想大家、科技學者、文史巨匠、帝王將相不絕于史。特別是以高歡為代表的高氏家族和封懿為代表的封氏家族,他們或封侯拜相稱帝建制,或以文治武功青史留名,影響了華夏歷史進程。2000年正統思想集大成的董仲舒更是鴻儒至尊,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一代宗儒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西漢廣川人,漢景帝時為博士,任江都相、膠西相,是秦以后的第一位大儒,他繼承先秦儒學思想,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從而使儒家學說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家之言一躍成為治理國家和社會倫理的理論基礎,并一直影響中國2000多年。董仲舒的理論建樹遍及哲學、政治、法制、倫理、經濟、教育、文學、歷史、軍事、民族等各個方面,他是繼孔子之后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理論家、哲學家、教育家,堪稱中國傳統政治的總設計師。他的著作很多,《漢書》本傳說;關于論文、文告“仲舒所著百二十三篇”;關于《春秋》十余萬言;《春秋繁露》八十三篇;《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等等。但傳世著作只有《春秋繁露》,其生平記載于《史記·儒林列傳》及《漢書·董仲舒傳》。


高肅與《蘭陵王入陣曲》



高肅(?-573年),字長恭,又名孝瓘,北齊時渤海蓨縣(今景縣)人,高祖神武皇帝高歡之孫,大將,武藝高強,屢建戰功。因封疆蘭陵,故名蘭陵王。蘭陵王相貌英俊,為震懾敵人,每次上陣都戴上恐怖面具,敵人莫不畏懼。其堂弟后主高緯忌其威武功高,恐皇位被奪,賜毒酒殺害了這位名將。蘭陵王為后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遺產——《蘭陵王入陣曲》,此舞曲渾厚古樸、悠揚動聽,在唐朝時傳人日本,至今仍為日本廟堂和皇家慶典音樂,在我國則早已失傳。1986年,文物人員通過日本專家找回此曲,使其重歸故里。


隋朝開國宰相高熲



高熲(541年-607年),字昭玄,一名敏,渤海蓨縣(今景縣)人,隋代開國宰相。歷任相府司錄、相府司馬、尚書左仆射兼納言、元帥長史,功封柱國、齊國公。他才略蓋世,將兵征戰,屢出奇謀致勝于敵;治國安民,統攬萬機于朝堂,可謂一生忠介,勤于國事。為相近二十年,被史家稱為隋代第一名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后因直言被隋煬帝殺害。


北朝禮學大家熊安生


熊安生(497年?-578年),字植之,長樂阜城(今阜城縣內東部鄉鎮)人,后舉家遷居鄴(今河南省安陽市北)。他生于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經歷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四個朝代,卒于北周宣政元年。他是北朝著名的儒學家、經學家,南北朝時期“北學”代表人物之一,其事跡被二十四史中的《周書》《北史》收錄。


熊安生博學多識,門生眾多,是南北朝時期有名望的學者,馬榮伯、張黑奴、竇士榮、孔籠、劉焯、劉炫等都是他的學生。他和同期的宗道暉、張暉、紀顯敬、徐遵明等,被尊為禮學祖師。熊安生勤于筆耕,著述豐厚,有《周禮義疏》二十卷、《禮記義疏》三十卷、《孝經義疏》一卷。后人所著有關禮記的書籍,多參考熊安生之作。二十四史中曾有評述,大意為:后之能通《禮記》者多為安生的門人。


中國科舉史上第一位狀元孫伏伽



孫伏伽(?-658年),貝州武城(今故城縣雙冢屯村)人,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舉甲榜第一名狀元及第,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隋朝末年,孫伏伽便涉足官場,做了一名官職卑微的小吏,幾經升遷,至隋煬帝末年,成為京畿萬年縣(今陜西西安)的法曹,負責審理刑獄、督捕奸盜、查辦贓賂,是萬年縣頗有權勢的官員。后隋朝覆滅,李淵稱帝,孫伏伽降順大唐王朝,積極為唐王朝出謀劃策,被提升為治書侍御史,職司評議獄案得失。他敢于上疏進諫,不斷指陳時政,評說得失,多為李淵采納。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被任為大理寺副長官——少卿。后調任民部副長官——侍郎。貞觀十四年,被提升為大理寺長官——寺卿。數年后,出為陜州(州治陜縣,今河南三門峽)刺史。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孫伏伽年老辭官。四年后,即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卒于武城家中。


唐朝名相苗神客


苗神客(?-690年),滄州東光縣(今阜城縣碼頭鎮)人,唐朝高宗、武則天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進士及第,官至著作郎、宏文館學士、上柱國,封濟南縣開國男,曾是武則天為了謀取李唐天下、實行“武周革命”而組建的帶有“智囊團”性質的機構“北門學士”核心成員,期間參與了天后武則天許多重要中樞機要政事的決策、敕令奏議的起草,以及《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等一大批書籍的撰寫。作為當時的知名學者,苗神客還為許多當時去世的文臣武將撰寫了碑文與墓志銘,傳流于世的有《乙速孤神慶碑》與《薛仁貴碑》。


邊塞詩人高適



高適(701年-765年),字達夫、仲武,唐德州蓨縣(今景縣)人,著名邊塞詩人。他在最不得意的前半生中,留下了100多首優秀詩作。天寶十二年(753年)從軍,三次出塞,寫下了40多首邊塞詩,雄渾厚樸,悲壯蒼涼,風格與岑參相似,世人并稱“高岑”,是盛唐邊塞詩代表。歷官侍御史、諫議大夫、淮南節度使、劍南西川節度使,終于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卒后,唐代宗追封其為禮部尚書,謚曰“忠”。《舊唐書》稱“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留世有《高常侍集》二十卷、《中興間氣集》二卷。


北宋名相劉摯



劉摯(1030年-1098年),字莘老,永靜東光(今阜城縣碼頭鎮西劉莊)人。嘉佑四年中進士甲科,任冀州南宮縣令,能力出眾,政績卓越。自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繼位后屢遭貶謫,紹興四年(1097年)被流放新州,不久含冤而死。劉摯一生剛直不阿,正氣森嚴,忠貞愛國。宋哲宗死后,韓忠彥為右丞相,為劉摯翻案,并給予“忠肅”稱號,后被追贈為“元佑忠賢”。劉摯平生酷愛學習,治學嚴謹,才華橫溢,他撰寫的《忠肅集》被后人廣為流傳。


明朝著名文學家馬中錫


馬中錫(1446年-1512年),字天祿,號東田,故城縣夏莊鎮東馬莊村人,明代著名的官吏、文學家。成化十年(1474年)鄉試第一,第二年中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遷兵部侍郎。憲宗、武宗時,多次彈劾貴戚宦官,被劉瑾逮捕入獄,械送遼東。劉瑾伏誅后,起為大同巡撫。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爆發劉六、劉七兄弟領導的起義,馬中錫以右都御史、提督軍務前往鎮壓。因其主張對義軍進行招撫,并曾親往劉營勸降,起義軍至故城,戒“毋犯馬中錫家”,謗遂大起,朝廷以“縱賊”罪,逮捕入獄,瘐死獄中。生平有文名,著有《中山狼傳》《東田集》。


南京刑部尚書戈瑄


戈瑄(1448年-1519年),字良玉,別號蓚溪,河間景州(今阜城縣碼頭鎮戈家墳)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進士及第,出任河南嵩縣知縣。后累升為廣東道監察御史、四川按察司兵備副使、山東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正德二年(1507年),出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改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南京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南京都御史掌院事。正德九年(1514年),出任南京刑部尚書。正德十年(1515年),上書致仕未被批準。朝廷下詔賜予戈瑄祖父母、父母、夫人誥命榮身。正德十四年(1519年),再次上書申請致仕,獲準退休回家。并于當年病逝。享年85歲。


南京吏部尚書廖紀



廖紀(1455年-1532年),字廷陳,號龍灣,乳名廖黑,原籍海南省萬寧市禮紀鎮三星村一帶(原屬廣東省陵水縣)人,出生于阜城縣碼頭鎮廖莊,其遠祖南宋年間來自福建莆田。廖紀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儒學家,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榮譽的文臣之一,是海南“十大廉吏”之一。著有《大學管窺》《中庸管窺》《性學原》《心學原》及奏疏、詩文等。


忠貞直諫周世選


周世選(1531年-1606年),字文賢,號衛陽,故城縣大壇村人,幼年家貧,靠苦讀成才。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初于刑部實習,后任常州府推官,有案親自裁決,明斷之譽聞于朝廷。后任南京兵部尚書。


周世選任禮科給事中時,朝廷腐敗,積弊甚重。周上疏嘉靖帝,條陳時弊,侃直無所忌避。嘉靖帝死后,繼位者隆慶帝于宮內馳馬嬉游,視國事為兒戲,周上疏直諫,指皇帝所為是“體統倒置,自褻威儀”,規勸皇帝“憫海內多事之艱,留神治道,銳意圖維”,不可“恣意嬉游”,并力求將“誑誘”皇帝嬉游者治罪,以杜絕此行為。時皇帝貴戚占田已成時弊,周又連連上疏,遂以忠直聲震朝內。周世選關心百姓疾苦,注意體察民情,遇有災荒即力請賑救。他還力主“節費恤民”,建議從朝廷到地方精簡官吏,節制開支,減輕民眾負擔。


周世選一生為官,憂國憂民,然朝政混亂,屢遭排擠,仕途坎坷。終因眼疾辭歸故里。身后留有《衛陽先生集》十四卷傳世。


康熙探花魏廷珍



魏廷珍(1667年-1756年),字君弼(又君壁),清直隸景州(今景縣)人,康熙五十二平(1713年),魏廷珍京城會試,金榜題名。據說,殿試時康熙見魏廷珍身材矮小,便故意出題戲耍,信口出了上聯:“矮個舉人應殿試,莫非想蟾宮折桂”。不料魏廷珍三步成對:“大清天子坐龍庭,必是憑學問選才”。對仗工整,臺情應景,康熙帝欽點為新科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參加校對《周易》《性理》諸書。后歷任湖南、安徽、湖北三省巡撫,兵部尚書,兩江總督,總督漕運,兩授禮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逝后賜祭葬,謚號“文簡”,著有《課忠堂詩鈔》。


兩代猴王鄭長泰父子


鄭法祥(1892年-1965年),故城縣鄭口鎮人。自幼在上海隨父親鄭長泰(1837年-1909年)學藝,十一歲就開始在悟空戲里扮演小猴。初學花旦,后改武生,兼習悟空戲。在京劇劇種形成的初期,把以孫悟空為主的戲,叫作“大圣戲”,后叫“猴戲”。當時,演猴戲分南、北、京、昆各派。能以演猴戲見長,又有獨特的表演技藝而自成一派的則是流行江南的鄭法祥“鄭派”。


鄭派武功出現于清代同光年間,完善于上世紀20年代,以猴戲的表演藝術為主要內容,創于鄭長泰,由鄭法祥加以發展、完善,成為南方武生流派之一。鄭長泰是武生演員,早期在北方演出,因善演悟空戲有“賽活猴”之譽。清光緒初年南下,在上海享名,所演猴戲突出孫悟空的機智、勇敢、靈活和愛憎分明的性格。鄭法祥幼年亦曾習猴戲,青年時期觀摩了大量名家如楊小樓、尚和玉、郝振基等表演的猴戲,又廣泛向有一技之長的同行和舞臺工作人員求教,刻苦研讀《西游記》,并借到各地演出之機潛心搜求有關孫悟空形象的畫像、塑像資料,同時吸收武術中的“十二形”與猴拳,進而由形到意戲路更寬。他的孫悟空戲,除二十多本連臺《西游記》外,還有《悟空出世》《刀劈混世魔》《鬧天宮》等三十多出,內容、詞句、武打大都經過他的加工。由于長期努力,逐漸形成南方悟空戲的一大流派。


紀曉嵐之岳父馬永圖


馬永圖(1685年-1766年),字周箓,號旭亭,直隸東光(今阜城縣碼頭鎮后路村)人。紀曉嵐岳父。廩貢生,歷任四川江津、山西稷山知縣。升內閣中書。雍正皇帝以其有社才,命以升銜任山東城武縣知縣,敕授文林郎封儒林郎。后罷歸家居,建宗祠、置祭田、刊族譜。


馬永圖生有四女,次女馬月英嫁給紀曉嵐。乾隆三十一年四月,紀曉嵐去岳父家,馬永圖囑女婿為《馬氏家乘》作序,紀于當年七月作成《重修馬氏家乘序》。卒于乾隆丙戌年(1766年),時年83歲。


“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



荀慧生(1900年-1968年),阜城縣大白鄉谷莊人,7歲隨父母、哥哥流落到天津,被賣與小戲班,8歲開始以“白牡丹”藝名登臺表演。后改習京劇,以王瑤卿、陳德霖為師,并經楊小樓、余叔巖等名伶指點,逐漸形成了委婉動聽、俏麗多姿、聲情并茂的獨特風格,世稱“荀派”,名震北京。常與王金聲、陳萬里、劉鴻聲、楊小樓、梅蘭芳等同臺演出。1923年以“白牡丹”藝名灌錄了第一張唱片。1927年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一起被評為“中國四大名旦”。


荀慧生一生演出了300多出戲,有《荀慧生演劇散論》《荀慧生演出劇本選集》《荀慧生舞臺藝術》《荀慧生藝事日記》等書行世。


文/郭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