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彩的人文內涵是地方文化建設的根脈,也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寶貴財富。在大運河的滋養下,衡水人民創造了許多傳承至今的文化資源。
近年來,大運河衡水段各縣按照“開發文化資源、完善文化設施、發展文化產業、豐富文化生活、展現文化魅力”的思路,積極培育區域特色,激發文化活力,不斷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先后挖掘和整理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以下這些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見證了運河的文明發展,它是大運河的精髓,大運河的靈性,更是衡水大運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大運河作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自元明清至新中國成立之初,運河沿岸的鄭口鎮、故城鎮、建國鎮一直是商品集散碼頭,運河中舳艫相繼,帆檣如林。受此影響,為船隊服務的季節性的篙工、纖夫及搬運工應運而生。進入勞動狀態的船工們,為了便于協作、提高勞動效率,在集體勞動中逐漸形成了專用歌曲,俗稱“船歌”、“河邊的歌”,即運河船工號子。它的音樂節奏和勞動節奏相應相和,具有鮮明的律動性。經過上千年的演變,形成了獨立的藝術形式。如今遺存下來的運河船工號子在音樂方面高亢有力、富于變化,而歌詞多是即興創作,內容因“號頭”的職業素養而異,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千百年過去了,運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繁忙的運河船運場景已消失。運河中跑船人現已是八九十歲的老人。為傳承運河文化,故城縣文化、文物部門對流傳在景縣、阜城、故城運河上的船工號子進行了搶救性整理。他們多次走訪當年的老船工,認真研究、記錄每一個音符,終于把船工號子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故城運河傳統架鼓
運河架鼓,因在故城縣武官寨村傳承,又名武官寨架鼓,迄今已有100余年歷史。清朝末年的武官寨村村民李登選,博采眾家之長,自立一派。他畢生從事架鼓的演出和發展,并根據大量的演出實踐,匯編成《武官寨架鼓鼓譜》,為武官寨架鼓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范本,使武官寨架鼓傳承百年始終保持了原生態。李登選把武官寨架鼓技藝傳給了后人。如今,李彬成為武官寨架鼓的第六代傳人。
武官寨運河架鼓是一種純打擊樂合奏,由鼓、鐃、镲和鑼等樂器組成,鼓又分大鼓、小鼓。樂隊的組成分為大小兩種,大隊一般由三十面鼓、二十面镲、五面鐃、四面鑼組成。小隊一般由八到十面鼓、十面镲、兩面鐃、兩面鑼組成。每種樂器都有獨特的音效特點,鼓聲雄壯有力、威武;镲聲音響亮、穿透力強;而鑼發出的聲音則低沉、寬廣。架鼓演出時長達20余分鐘,有大鼓、小鼓,有齊敲、分敲、單敲、領鼓等項目,花樣繁多、震耳欲聾、氣勢恢宏、場面壯觀。
武官寨運河架鼓,深受運河兩岸人民喜愛,是當地群眾的重要慶典娛樂形式。其鼓點獨特,節奏鏗鏘有力,有氣吞山河之勢,集中體現了創新、包容、豪放的運河精神和當地獨特的文化特征,是故城縣文化史上具有地標性意義的文化符號。
甘陵春酒釀造技藝
自元、明、清直至新中國成立之初,故城縣的鄭口鎮、故城鎮、建國鎮一直是商品集散碼頭。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的酒作坊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釀酒作坊經過幾代人甚至更長時間的潛心鉆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德聚源”燒鍋作坊。
“德聚源”在選料上專用運河圈內生產的高粱、玉米、小麥、谷物等基本原料,全套工藝需幾十道工序,工藝要求十分嚴格,做出的酒窖香濃郁、綿軟柔和、落口爽凈、余味悠長,當時遠近相傳,待客以“德聚源”燒鍋為上品,故隨運河而聲名遠播。解放后,在原有“德聚源”作坊的基礎上建故城縣酒廠,沿用“德聚源”的工藝模式,多次在國家、省級產品評比中獲獎。現酒廠更名為“衡水甘陵酒業有限公司”,故“德聚源”燒鍋又名“甘陵春酒”。
龍鳳貢面手工制作技藝
龍鳳貢面又稱龍須鳳尾貢面,河北省著名的傳統面食,產地為故城縣故城鎮,因面條勻凈細長,狀似龍須,并曾作為宮廷貢品而得名。此面起源于明朝,為故城鎮齊氏始創,迄今已有500年的生產歷史。明朝宣德年間進入御膳房,后被清乾隆帝御封為“上用龍須鳳尾貢面”。
龍鳳貢面為純手工制作,從開始和面到成品需要23道工序,每一道都嚴格把關,才能做出好面。貢面制作首先用面粉、蛋清、鹽水按比例調好后和面,和面要做到盆光、面光、手光。然后刷一遍香油。把和好的面餳熟,折成方形后刷油,再餳半小時后就可以開條了。開條先把面做成大條,再次刷油,擰成麻花上好勁放入盆中。之后再盤小條,將小條掛在竹扦上,進行抻面,也叫桄扦,抻好的面連同竹釬,一同放入面槽中餳著。最后把面上架,手工抻制成細條后自然干燥,然后落架切成小段,這時還需要把不合格的面條分揀出去,然后過秤、分裝入盒。
制成后的面條按形狀,圓條的被稱作龍須面,而扁條的被稱為鳳尾面。成品面條色白微黃,柔韌而晶亮,條細心空,吸水力強,盛入碗內,湯面各半,將面挑起,湯面一體,不見碗中有湯,放回碗中,湯水又復析出,而且昧厚、細軟,這是龍鳳貢面最為獨特之處。
銅胎畫琺瑯技藝
銅胎畫琺瑯以其藝術性、觀賞性、收藏性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堪稱工藝品中一枝奇葩。它以紫銅制胎,以瓷敷面,以畫取勝。通過制胎、敷釉、燒結、彩繪、拋光、鍍金等流程,精工細作,反復雕琢,才完成一件藝術品的制作。作品以仿古為主,品種多樣。鼻煙壺、香爐、如意、瓶、盤、罐等,玲瓏雅致,把玩隨意;鼎、爵、熏等仿古器皿,賞心悅目,古韻悠悠;更有大瓶、掛屏、插屏等大件,美輪美奐,怡情怡心。
它的題材極具民族特色,常見的有花卉、鳥蟲、山水、歷史故事等,空白處常題以精美書法、詩詞雅句,并配以朱文、印章。此外,還有部分以西洋人物為主的西洋風格畫琺瑯。它的畫工尤其講究,多用工筆,細膩華麗,極其精致。畫片中常用開光技法,中間繪以山水、花鳥、人物等,陪襯以纏枝紋、如意紋、祥云紋等民族花卉和圖案。除清致的工筆繪制,繪畫還借用中國傳統繪畫的“勾、擦、點、染”等表現技法,以使畫片情景相生、氣韻生動,人物神態逼真、線條流暢。更有琺瑯釉彩豐富、彩料凝重、色澤鮮艷、富麗華美的特點,使作品極具表現力。
景縣傳統布藝
在我國古代,嬰幼兒服飾多與“虎”和“五毒”(五毒:即青蛙、蝎子、蛇、蜈蚣、壁虎)有關,如虎頭鞋、虎頭枕、虎頭圍嘴、虎頭帽、布老虎及五毒鞋、五毒肚兜、五毒擺件、五毒耳枕、五毒掛件、壁虎鞋等。現在河北省民間仍然有送虎頭鞋、虎頭枕的習俗。每當孩子出生或者孩子生日,奶奶或者姥姥都要親手給孩子做虎頭鞋、虎頭枕等送給孩子,祝愿孩子身體健康、平安長壽。
“虎”與“五毒”幼兒服飾流傳于民間,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歷史源遠流長。現由景縣非遺傳承人吳鳳蘭專門制作,工藝復雜,制作的傳統服飾曾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的民間藝術博覽會和展銷會,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和喜愛,有的作品已銷售到國外。
阜城打囤
阜城“打囤”由來已久。傳說很久以前,黃河以北久旱無雨,赤地千里,人們要飯逃荒,餓殍遍地。當時有一個看管糧倉的倉官頓生憐憫,私自開倉,賑濟災民。人們為了表達對倉官行為的敬仰、感激,就把正月二十五定為“打囤”的日子,民間又稱“填倉節”。一方面填滿倉谷紀念倉官,同時也提醒人們,從這天開始,就要清倉掃囤、晾曬種子、修理農具、準備春耕了。
太陽沒升起之前,家里的女主人早早起來走到院子中央,用頭天夜里準備好的灶灰,在地上淋劃出巨大的十字,在十字中心放上麥子、谷子、玉米、高粱等多種糧食顆粒,然后用磚頭蓋上,燒上幾炷香和幾張冥紙,在囤旁虔誠地祈禱;男主人則將春節時預留下的鞭炮在院內燃放,村莊上空不時傳來清脆的鞭炮炸響,彰顯著農民世世代代對土地和糧食的深厚感情,也表達出農民對豐衣足食的富裕生活的無限向往。
阜城剪紙技藝
阜城剪紙,也稱陳集剪紙,它來源于當地深厚的運河文化底蘊,在歷史的長河中,以其獨有的魅力綻放出絢爛多姿的文化風采,這項分布在運河沿岸的傳統手工工藝,因運河的興盛繁榮而發展,并在運河沿岸得以傳承和較好發展。
阜城縣陳集剪紙以陳集為中心,包括小息莊村、大息莊村、普乘寺村在內的四個剪紙專業村,輻射到周邊兩市三縣十幾個鄉鎮四十多個村,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是華北最大的民間剪紙集散地。清光緒年間,有名的剪紙世家有陳集村的王金齡和王萬田、普乘寺村的劉家、大息莊村的息李氏。其中王萬田師從天津西關萬盛棧1號花樣鋪,上世紀60年代初回家鄉,通過對其他派系剪紙的潛心研究并改進,棄剪操刀,改為制版雕刻,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一是陰陽相間,線條流暢。二是色彩單純,形象鮮明。三是構圖嚴謹,造型優美。四是技法講究,刀功巧妙,“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胡須”。
剪紙作品經過塑封、制框、裝裱,強烈的藝術效果更上一層樓,別具魅力,成為中外人士爭相購買的民間藝術精品。現在陳集剪紙已遠銷到全國各地和美國、新加坡、韓國、墨西哥、香港等28個國家和地區。
另外,故城郭莊旋餅、故城熏肉、面筋卷卷、景縣粉玍達、景縣馓子、連鎮燒餅、簽子饅頭、阜城劉家燒雞、十八鹵面等,這些令人垂涎的小吃、令人回腸的美味,時時刻刻地觸動著到此來往人們的神經和味蕾,都是運河滋味。天生萬物饗斯民,一方水土一方人。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冀中大平原豐富的物產,形成了大運河衡水段獨具特色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這些精妙的技藝發展成了一種地方習俗、一種飲食文化,培育了大運河畔經久不衰的美食品牌,也成為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郭俊禹 編輯:馬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