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歷史悠久,各類文化遺跡、水利遺產眾多。僅衡水段域內,就存有大運河水利工程相關遺存7處。另外,還有一大批諸如故城慶林寺塔、景縣舍利塔、封氏墓群、高氏墓群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沿河眾多的遺址、歷史文物、出土文物等。這些豐富的運河遺存構成了衡水獨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風景名勝,展現出絢麗多姿的運河文化風貌。


大運河衡水段重要文化遺存


大運河衡水段現留存7處大運河水利工程遺存和其他相關遺存,分別是:衛運河河道和南運河河道、故城縣十二里莊大教堂和鄭口挑水壩、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和安陵橋遺址、阜城縣戈家墳引水閘。它們是重要的運河文化遺存,是衡水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一)衛運河河道和南運河河道


大運河衡水段位于衛運河和南運河交匯處,其河道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是保持了原始風貌。因為當地縣城沒有在運河附近發展,對河道基本沒有影響;二是彎道多。古人為了解決河道落差大、水流急、常決溢等問題,專門設計了八十多個彎道,還有各種形式的堤壩。這些水利工程有效地減緩了水流速度,既能滿足河道的行洪需要,又能提高通航質量,更好地體現出大運河工程規劃的科學性特點。如南運河景縣段的河道,是隋代以來經人工開挖而成,至今保持著古運河的原有形態,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彎”的龍形走勢,構成了獨特的運河景觀。


堤防是重要的防洪工程,可以有效地抵御風浪及河道外洪水的侵入。為鞏固堤防,明清統治者在安排專職人員護堤的基礎上,規定運河堤壩只準栽種柳樹,以便應急時砍下樹枝綁扎成捆用以堵塞決口。為了保證河水的深度,政府每隔兩年都要在冬季組織民夫“挖淺”,泥土就近攤埋在堤防之上,保證堤防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如衛運河故城段的堤防,至今仍完整保留著運河古韻和原生態特色。堤防走向依河就勢,曲曲彎彎,堤防植被草木繁茂,古樹交蔭。前人在與水患不斷抗爭中,秉承天人合一的中國智慧,以工匠之心創造出諸多行之有效的治水理念和技術,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和豐富的借鑒意義。


(二)華家口夯土險工與鄭口挑水壩


華家口夯土險工位于南運河左岸景縣安陵鎮華家口村南,始建于1911年,為大運河河北段僅存的兩處夯土險工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華家口夯土險工現存長約255米,呈梯形,南北走向,底部采用壩基抗滑木樁施工工藝,外坡與頂部為素土夯實而成,曲線形符合流體力學原理,受力面合理,最大限度地緩解了河水的沖刷。華家口夯土險工是中國古代利用夯土技術建設水工設施的實物證據,為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鄭口挑水壩位于衛運河左岸故城縣鄭口鎮鄭口大橋西側,該處挑水壩共有6個壩體,俗稱龍尾埽,亦稱險工重力挑水壩,都是在明、清時期險工基礎上重修而成。壩體由黃土、白灰、糯米湯攪拌夯實,外層砌筑兩層青磚,青磚上刻有一至十四尺水位刻度,挑水壩歷經百年仍保存完好,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挑水壩因所處地理位置不同而形狀各異,選址和造型不是隨意而為,都是根據水勢流速情況所筑,能夠起到最佳減緩水速效果。


這些勞動人民在治河防洪的偉大創舉,令人嘆為觀止,它承載著豐富的大運河文化歷史信息,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現代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實物,更成為了人們抹不去的運河印記。


(三)十二里莊天主教堂


這座教堂位于衛運河左岸故城縣西半屯鎮十二里莊村。它是中國北方的一座著名天主教堂,在歷史上,此地曾屬山東省武城縣,也是山東省最早的天主教堂。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橫連五大水系,形成古代中國大地上獨一無二的運輸大動脈。大規模的漕運、跨流域商貿經濟帶的形成,吸引著不同民族、不同階層與沿河居民雜居共處,不同的傳統理念、價值形態、文化習俗相互交融,運河文化海納百川、開放融合、共同發展。


在抗日戰爭時期,十二里莊天主教堂曾為八路軍129師東進縱隊戰地醫院。1945年7月,晉冀魯豫邊區冀南行署六專署創辦的“冀南簡易師范”進駐教堂,后更名為“冀南運河中學”。這所在戰火中誕生的學校,曾為中國的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培養了一大批高級將領和優秀干部,被譽為華北“小黃埔”。新中國成立后,校名數次更名,最終變更為十二里莊中學,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2009年,十二里莊教堂被列為河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安陵橋遺址與戈家墳引水閘


安陵橋遺址位于南運河左岸景縣安陵鎮東,東西橫跨南運河,原為木質橋體,青磚橋臺。現木質橋體無存,僅存橋臺。該橋建于上世紀50年代,該橋因年久失修坍塌。現遺址南側建有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梁。


戈家墳引水閘位于南運河左岸阜城縣碼頭鎮戈家墳村北,始建于1958年,1973年對該閘進行了擴建,為橫貫全縣的清運干渠引水。該閘為阜城縣第一座縣級可用水閘。


新中國成立后,為有效控制運河洪水宣泄,發揮其灌溉、航運等作用,國家投資興建了一些水利樞紐工程和不同標準等級的公路及橋梁。但一些昔日的“興水之利”工程設施,多半因河水枯竭而停用,并逐漸廢棄,成為了大運河上的風物遺存,見證著歷史的滄桑。


重點(國家級、省級)文物遺址


大運河衡水段流域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既有慷慨悲歌的燕趙之風,也兼具崇儒重道的齊魯之氣。世家大族名垂青史,名門望族睥睨天下,明賢俊彥層出不窮;古寺佛塔傲立蒼穹,千年古墓雄渾厚重,民俗風物各具特色。特別是久負盛名、規模宏偉的景州舍利塔,與滄州鐵獅子、趙州大石橋、正定隆興寺大菩薩被譽為古代“河北四寶”。綿延數十里的高氏墓群和封氏墓群,南北呼應,銘記著兩大望族的歷史榮耀。文以河生輝,河以文益秀。這些文物遺存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衡水輝煌歷史的佐證。


(一)故城慶林寺塔


慶林寺塔位于故城縣饒陽店鎮饒陽店村西,距衛運河約12.7公里,又稱饒陽店塔,為北宋初期所建。塔下原有一座慶林寺,現已無存,只余此塔。古塔矗立于邢德省道南側,交通極為便利。曾于1957年、1964年、1976年、1983年、2011年對古塔進行了五次修繕。如今的古塔更顯俊秀飄逸、神采飛揚。1982年被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6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景州塔


景州塔位于南運河西岸約10公里的景縣縣城 “開福寺”內,原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俗稱“景州塔”。它是全國建成年代較早、保存完好、規模宏偉、現存較高的內旋式磚石塔。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墳,原有18座墓,俗稱“十八亂冢”,位于景縣城東南15里處的南運河西岸高地上,現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約7米,墓群占地面積2000余畝。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高氏墓群


氏墓群位于景縣城南約15公里的王瞳鎮、杜橋鎮一帶,墓群從東北往西南長約10余里,總面積約37萬平方米,當地群眾稱之為“高氏祖墳”或“皇姑陵”,是北魏至唐代的渤海高氏族墓。從前有墓近百座,現存有封土墓16座,其中最大的封土高約30米。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周亞夫墓


周亞夫墓位于景縣縣城西側,底周長600米、高約16米,占地面積7畝。1956年7月9日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亞夫墓一直保存完好,1974年重新立了標志牌。1995年,景縣為墓地增建了圍墻,雕塑了石像,命名為“亞夫陵園”。


主要文物歷史遺址


千年運河,文脈悠悠。大運河衡水段漕運的興盛,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繁榮,更帶來了文化的昌盛,開放包容,兼容并蓄,深厚的文脈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跡和著名風物,雖然這些曾經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筑或毀于水火,或頹于戰爭,但那曾經的細細雕鑿、深深鐫刻,已然印在人們的腦海之中。如今這些歷史遺存,不僅展示了衡水獨特的地域人文景觀,同時也折射出衡水民俗文化傳承與嬗變的脈絡,為了解、研究、探索衡水歷史發展進程提供了直接資料和有力證據。


(一)鄭口山西會館


位于故城縣鄭口鎮正大街西端路北,面積約1.5萬平方米。乾隆十二年,為了敘鄉誼,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財,使在外同鄉有 “崇德報功、講信修睦”之地,山西商人張迎吉出資購得土地二十余畝,“締造三載,茲樓殿堂廡即次就理”,成為同鄉聚會、娛樂、交流經濟信息之場所。后經多次修葺和增建,山西會館“規模宏敞,廟貌煥然”。該會館已于上世紀50年代初期被拆除。


(二)故城甘陵書院


位于衛運河畔故城縣故城鎮內,是一座珍貴的古建筑遺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的甘陵書社,之后屢有修葺擴建以使之“恢宏合宜”。自明初至清未,甘陵書院一直是方圓幾百里學術文化交流研討的勝地,影響深遠。文人墨客、學者政客多會于此,研討學問、教授弟子、議論國事,且人才輩出。清末以后,新學興起,舊學頹廢,甘陵書院日漸殘破。現址僅有一處五間正堂,為故城鎮中心小學的一部分。


(三)留智廟廟會


留智廟,位于南運河畔西岸一古村,今屬河北省景縣。明洪武九年設立德州衛時,留智廟為德州衛“正衛中左所四屯”,屬山東省德州。清光緒二十八年,德州衛撤銷,留智廟劃歸景縣。明清時期直至中華民國前后幾百年內,因廟會而聲名鵲起。清吳熾昌《客窗閑話》里這樣描述廟會的盛況:“商賈云集,百貨俱陳,以席結棚,列分街道,居然鬧市。”如今廟會依然每年舉辦,但碧霞元君祠早已不復存在。


(四)安陵禪院遺址


位于南運河畔景縣安陵鎮古街的東北一隅。安陵禪院的山門,建在大運河古堤上,門前有兩塊石碑,碑后是兩株遒勁的古槐,樹干中空,內可容人。相傳禪院初建于明代,僅從這兩株古槐就可以判斷出禪院年代久遠。據清乾隆年間《景州志》記載:安陵禪院“在安陵鎮,舊廟被水漂沒。清康熙五十年,住持僧覺悟、覺憶募捐重建,基地16畝余”。到了近代,禪院毀于戰火中。


(五)碼頭沉船遺址


位于南運河畔阜城縣碼頭鎮碼頭村東20米處,大橋北側運河河底。占地面積700平方米,文化層深度為305米,原為運河貨運碼頭。碼頭遺址內遺物較為豐富,暴露遺物有元、明、清時代的黑瓷碗、白瓷碗以及青花瓷碗片,其中有褐釉罐、瓶殘片、黑褐釉足底心有乳突圈足碗、白瓷寬澀圈底碗、青花瓷碗以及黑褐釉瓷瓶殘片等。據阜城縣志載:“運河開通后,為歷朝貫通南北唯一的一條水路。”據傳,該處險情較多,過往船只經過此處都要投下一些物品以求平安,故河床地下埋藏文物較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