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食物雖然很普通,但吃起來卻讓人回味無窮。饹(ge)馇(zha)就是這樣一種食物。

 

饹馇又叫咯扎、擱著,是由綠豆面做成的餅,通常切塊后炒菜或炸著吃,在河北省及周邊地區食用較多。對于當地的80后、90后來說,饹馇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童年回憶。

 

名字或源于滿語

 

幼年時聽大人們念饹馇,總覺得不理解,為什么這樣軟軟的食物要叫這種“又咯又扎”、聽起來就“不好相處”的名字?直到了解了關于“饹馇”的民間傳說。

 

相傳在清末,有人將未取名的“饹馇”送進皇宮,想要討慈禧太后的喜歡。慈禧吃飯有一個習慣,端上桌的菜最多只吃兩口,饹馇被端上桌后,身邊人請求慈禧為菜賜名,吃過兩口的慈禧大約是覺得沒有吃夠,看著將被撤下去的菜,便說了句“擱著”吧。請求賜名的人以為這是這道菜的名字了,便大聲將“饹馇”傳了下去,饹馇就此獲名。

 

此外,饹馇名字的由來還有另一種說法,相傳“饹馇”一詞源于滿語的發音,意為薄餅。

 

饹馇制作講究

 

制作饹馇并不復雜,但十分講究火候。首先將綠豆用溫水浸泡,泡發后去皮,磨成豆漿,過濾豆渣后,將適量糨糊倒入厚實的鍋中攤開,烙熟后便形成了饹馇。看似步驟很簡單,但糨糊的稠度、火候的把握、控制饹馇的厚度均勻等都需要相應的技術和經驗。

 

而烙熟的饹馇并不是終極吃法,它們會被送入市場,喜歡的食客會將它們帶回家進一步加工,比如韭菜炒饹馇、醋溜饹馇、油炸饹馇、蒜黃饹馇、上湯饹馇、燴饹馇等。

 

小時候,家中長輩常做韭菜炒饹馇,將買回來的饹馇切成菱形小塊,和韭菜炒在一起,隨著不斷翻炒,饹馇獨特的香味也愈發明顯。有時候火候掌握的不好或翻炒不徹底,“掉隊”的三五塊便會緊緊貼在鍋底,待出鍋時將它們一并翻起,那貼在鍋底的一面便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緊致”的一面,咬下去十分筋道,將糊未糊的口感反而別有一番滋味。

 

小時候嘴饞,每每炒饹馇上桌,總是等不到開飯再下筷,常常趁著長輩不注意,偷偷夾一塊放入口中,“火熱”的饹馇還未降溫便被送入口中,一瞬間,舌頭被燙得仿佛要起飛,可溢在口中的香氣又誘惑著被燙的人不能直接吐掉,草草咀嚼后匆匆咽下。這樣的偷吃行為被長輩發現后,常會收獲一句“沒出息”,但為了這口剛出鍋的炒饹馇,被“嫌棄”也是開心的。如今,偷吃的少年卻已長大,但炒饹馇依舊,家鄉的味道依舊。


編輯:劉燕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回味|忍不住偷吃的韭菜炒饹馇是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