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胎畫琺瑯又稱“燒瓷”,目前,河北省衡水市景縣龍華鎮是銅胎畫琺瑯技藝傳承制作的中心區域,以龍華鎮為中心,其技藝影響,直接輻射到縣域及衡水市周邊地區。銅胎畫琺瑯,它以紅銅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層白釉,燒結后用釉色彩繪,經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燒結、鍍金、磨光而成。歷經裁料、制胎、敷釉、燒結、彩繪、燒彩、拋光、鍍金等多達幾十道工序。因其工藝近似景泰藍,在裝飾上又有瓷器的風貌,所以成品既具有景泰藍厚重、端莊的特色,又有瓷器明麗、清雅的風采,從而構成了其獨具一格的藝術特征,是我國民族思想、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具有很高的藝術文化價值。
銅胎畫琺瑯,1446年起源于法國邊陲小鎮佛朗德斯(Flanders)。1668年,皮爾斯·羅丹(Pierce Rosin)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將一件琺瑯彩鼻煙壺獻給康熙(后被收藏于故宮博物院)。隨著中西方貿易的交往,旋即受到皇室帝王們的喜愛。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皇宮造辦處擴大編制,下設琺瑯作,開始研制琺瑯器的燒制,并成功地燒制出了我國的金屬胎畫琺瑯器。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由于內務府自煉琺瑯料的成功,銅胎畫琺瑯的品種更加多樣,并借鑒瓷器彩繪藝術手法,出現了紋飾繁復、裝飾性更強的圖案。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是畫琺瑯的鼎盛時期,更加著重裝飾,豐滿華麗、色彩典雅。宮廷造辦處的畫琺瑯有的以金、銀作胎,并與玉器、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藍、木雕等相結合,更顯雍容華貴。
歷經康、雍、乾三朝的推崇,銅胎畫琺瑯制作風氣日盛,但由于琺瑯彩器的制作費用昂貴,原材料短缺,工藝復雜,難度大,因此,一直為宮廷所壟斷,民間極少涉足。隨著國力的衰弱,到清代后期內廷就逐漸中止了琺瑯彩器的生產,從此琺瑯彩工藝也便漸漸的銷聲匿跡了。
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公私合營燒瓷生產合作社在北京成立,1958年成立了北京燒瓷廠,1959年3月生產運營。銅胎畫琺瑯制作的代表人物有王安府和崔義亭。1969年,北京燒瓷廠轉產為北京東風無線電廠,燒瓷生產徹底停止。1972年,作為崔義亭、王安府二位燒瓷老藝人的親傳弟子、時任北京燒瓷廠團支部書記的郭振華,回到了家鄉景縣,創辦了“河北省西路公社燒瓷廠”。
1985年2月,傳承弟子張會芬在師傅郭振華的全力幫助下,創辦了龍華美術燒瓷廠(現為景縣錦承畫琺瑯有限公司),集傳承、展示、生產、銷售于一體,專業研究、發展銅胎畫琺瑯技藝。于2013年9月被評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胎畫琺瑯”項目保護單位。經過30多年發展,現已成為一家專業生產、研發、傳承銅胎畫琺瑯技藝及產品的企業。公司通過傳習體驗室、作品展廳、產品專營店等形式,讓更多的社會群體接觸了解到此項技藝,為該技藝更為廣泛的傳承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景縣銅胎畫琺瑯深受海內外藏家的喜愛,其作品多以仿古為主,多數為瓶、盤、碗、罐、碟、盞,或盤套的酒具、煙具;或為爐、鼎、斝、爵、熏、掛屏、插屏等大件藝術品。圖案以花卉、竹石、民俗風尚等具有民族特點的題材為主,紋飾豐富,寓意內涵,畫面空白處題以精致書法,并配以印章、朱文,成為造型工藝與詩、書、畫、印技藝相結合的藝術品。在表現技法上采用琺瑯釉彩,色澤鮮艷、富麗華美,畫工多用工筆,形神兼備、極其精致,陪襯以花卉紋、回字紋、如意紋等民族花卉或圖案,畫面豐富、神態逼真、線條流暢,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展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2014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作為國禮贈送外賓的《四海升平》景泰藍賞瓶瓶體四周APEC會標、APEC主會場、天壇和長城四片畫琺瑯片均出自于張會芬和她的徒弟之手,代表了民族技藝的最高水平,完成了國際文化交流的使命,使這一悠久的傳統手工藝蜚聲海外。2018年9月,張會芬被評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胎畫琺瑯”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景縣銅胎畫琺瑯技藝以“傳承技藝、弘揚文化、回報社會”為己任,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各項文化活動,深入融合景縣文化,積極參與大運河文化建設,奏響了新時代主旋律。張會芬介紹,公司現已擁有53名傳承人,并在傳承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研發創新,嘗試將銅胎畫琺瑯展現到擺件、家居、飾品上來,希望將這項藝術大眾化、平民化,讓這門古老的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用指尖打造出屬于國人的“奢侈品”。
景縣銅胎畫琺瑯的傳承人在不斷努力詮釋著工匠精神的同時,以傳承發展為首要目標,積極帶動當地農村和貧困人口就業。目前,當地銅胎畫琺瑯從業者已達到800多人,并不斷擴大著影響范圍。還帶動了與技藝相關聯的企業發展,如紫銅、釉料、設備、包裝、耗材等,涉及受眾區域遍及全國,受眾人口達上萬人,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提升區域文化品位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作者:馬晨曦 圖片:王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