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秧歌”是流傳于景縣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原名叫“鳳陽歌”,因舞蹈動作風趣、潑辣,身體動輒呈三道彎,能制造一種強烈的歡樂氣氛,所以稱作“瘋秧歌”。它不是產生于景縣本土,而是從安徽鳳陽傳入的一種帶有濃郁皖北風情的民間舞蹈。


相傳,清康熙年間,景縣孫鎮西街村有一個叫李孔嘉的人在安徽鳳陽做知府。他告老還鄉時,有四個鳳陽的轎夫一路把他抬回家。后來那四名轎夫落戶孫鎮西街,他們都會扭流傳于家鄉一帶的“鳳陽歌”,這樣,“鳳陽歌”逐漸由他們四人傳播到整個孫鎮,成為孫鎮人農閑時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形式。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瘋秧歌”逐漸成為一種融皖北與華北風情為一體、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舞蹈所體現的內容是一家人慶豐收時的情景。在前面領頭指揮的手拿轉鈴和雨傘,“爹娘”挎著鼓、拿著鑼,幾位姑娘也拿著銅云鑼緊隨其后,一家人在鑼鼓的配合下邊扭邊唱,其樂融融。“瘋秧歌”的伴舞樂器都是特制的,如腰鼓兩頭粗,中間細,長一尺左右,銅云鑼大小不一,擊打不同部位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鑼和鼓配合形成富有節奏的韻律和鼓點,演到高潮時,觀眾感受最深的就是這種攝人魂魄的“鼓點”。


“瘋秧歌”的唱詞都取自歷史故事,共有十段。如:“寫了一個一字一桿槍,韓信托槍追霸王,追得霸王沒有路,拔劍自刎落烏江。”“寫了個四字兩扇門,提起那個老包嚇死人。陳州放糧三個月,斬了國舅是奸臣”……孫鎮自從有了“瘋秧歌”,就產生了一批繼承和弘揚這種民間藝術的藝人,如清代的杜二宏,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杜秀蘭(杜二宏的重孫女)、解成祿、劉書林、王立全等。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孫鎮“瘋秧歌”民間老藝人的相繼辭世,“瘋秧歌”出現了傳承危機。今天它能夠從鄉間跨到中國民間藝術的大舞臺,并以獨特的魅力豐富著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應該感謝景縣文化館的編導胡桂新、劉志廣。1979年,胡桂新聽說孫鎮有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瘋秧歌”,便與劉志廣急匆匆趕赴那里。得知村里扭“瘋秧歌”扭得最好的杜鳳蘭已遠嫁阜城磚門村,他們便又趕到那里。當時杜鳳蘭老人已經癱倒在床,她被胡桂新這種不辭辛苦弘揚民族民間藝術的精神所感動,遂詳細地介紹了“瘋秧歌”的特點及其歷史淵源。胡桂新與劉志廣兩人就這樣在磚門村挖掘整理了十幾天時間。誰知第二年老人便不幸辭世了。


后來,胡桂新等人回到孫鎮,與其他尚在世的民間藝人一起共同研究“瘋秧歌”的唱詞和動作,使這一珍貴的民間藝術得以繼承下來。為使“瘋秧歌”這一“街頭藝術”登上舞臺,胡桂新等人進行了系列創新,如去掉領頭的人手中所拿的轉鈴和雨傘,用現代樂器伴奏等。1995年5月,她與當時地區群藝館的鄭廣義、常立芳一起,按照“瘋秧歌”的動律特點創作了富有兒童特點的舞蹈《瘋娃》。“小妞妞,扭呀扭,扭得就像風擺柳;看一看,轉一轉,像個獅子滾繡球。”這是《瘋娃》中的一段唱詞。《瘋娃》在當年六一兒童節作為“首屆農村娃進中南海演出”河北省選送的節目之一,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受到熱烈歡迎。


“瘋秧歌”從景縣鄉間走來,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大舞臺一顆璀璨的明珠。1982年10月,“河北省首屆民間舞蹈調演”在省軍區招待處舉行,景縣的“瘋秧歌”獲得一等獎。匯演后,省文化廳把“瘋秧歌”列入河北省六個優秀民間舞蹈之一并在全省普及。之后,景縣“瘋秧歌”在文藝界引起轟動,專程來景縣學習、研究“瘋秧歌”的人士絡繹不絕。1998年秋季,在衡水市首屆群眾體育藝術節上,景縣“瘋秧歌”獲得一等獎,旋即去省會參加河北省首屆群眾體育藝術節并獲二等獎,省歌舞劇院根據“瘋秧歌”創作的舞蹈還走出國門去美國等國家演出。像衡水北蘇閘的安樂秧歌一樣,“瘋秧歌”作為民族民間藝術的一個代表,被收錄進《河北省民族民間舞蹈資料匯編》及《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河北卷》中。


如今,“瘋秧歌”在景縣后繼有人,孟艷、王海霞等人是繼承和弘揚這一民間藝術領域里的代表。



作者:趙云旺  編輯:馬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