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賣騎手為代表的靈活用工人員沒有社保,無疑成為行業發展路上的“權益黑洞”。
外賣騎手奔忙的身影,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為當地城鎮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支撐。近來,有網友在網上議論,稱很多騎手連社保兜底保障都沒有。疫情后,靈活用工漸成趨勢,穩定了就業,促進了新興產業發展。但以一些外賣騎手為代表的靈活用工人員沒有社保,無疑成為行業發展路上的“權益黑洞”。這個問題怎么看、怎么辦?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專家調查:北京六成以上騎手沒有社保
日前,一男子應聘外賣配送員時被要求“自愿放棄社保”登上熱搜。記者聯系到該企業,該企業的工作人員回復說,目前不公開回應此事。
對此,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長樂認為,用人單位不能以勞動者自愿放棄為由不上社保,“自愿放棄購買社保”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
這不是個例。記者采訪的北京、天津的多位外賣騎手均表示,各自公司沒有給自己上社保。外賣騎手連師傅說,他入職時簡單填寫了材料,企業“沒有提社保的事”。
外賣巨頭的行業報告顯示,注冊外賣騎手人數已達600萬。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萍及其團隊,2020年11月在北京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外賣騎手六成以上沒有社保。有社保的騎手多為兼職,是原單位交的社保,或是騎手自行繳納。
幾年前,外賣平臺將原來與平臺簽訂合同的外賣騎手轉交給第三方公司。此后,外賣騎手的最低工資、五險等有很大改變,繳納社保比例直線下降。
孫萍認為,隨著經濟新形態的多元化,靈活用工將承載更多的經濟增長點,或許成為今后更多行業的重要用工方式,但“社保問題不解決,不利于行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那么多外賣騎手為何沒有社保?
記者了解到,目前外賣騎手大多與第三方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而非勞動合同。記者拿到的一份某平臺的協議,其中就寫明“甲乙雙方建立商業合作關系,不存在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律法規調整”。
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解釋說,外賣騎手與第三方簽的協議不屬于勞動關系范疇,也就不存在上社保這回事。這是外賣騎手工作第一天便遇到的第一個坑。
第二個坑是不斷變換的中介。記者了解到,一些承接外賣平臺業務的企業沒有勞務派遣資質,只能掛靠到勞務派遣公司。這些企業為降低投訴率而不斷變換勞務派遣公司。天津外賣騎手小張說:“騎手還是那些騎手,協議的甲方不停地換,還怎么交社保?”
第三個坑是戶籍門檻。多地人社部門工作人員反映,由于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外地戶口無法在當地繳納社保。有學者研究發現60%以上外賣騎手為農村戶籍,這無疑增加了繳納社保的難度。
第四個坑是維權難。記者拿到的協議中寫明,外賣騎手與平臺雙方出現矛盾時可向仲裁部門仲裁。不過,一位仲裁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說,仲裁流程為申報、提交證據資料表、開庭、調解等,“全流程下來大概幾個月,消耗了不少人的耐心。”
外賣騎手的社保誰來交?
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并按時足額繳納社保費。用人單位既未足額繳納社保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法院查封、扣押、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保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保費。
“問題是,平臺和外包公司通過‘協議’,規避了法律。”一位專家說。
那外賣騎手的社保這筆錢該誰出?
“外賣騎手與外包公司簽訂了協議,有事實上的用工行為,外包公司沒有道理推辭。”孫萍說,現實的合理辦法,是平臺、外包公司、外賣員來共同協商。考慮到企業的經濟壓力,折中辦法是把五險一金拆開,先交最緊要的工傷險,再依條件解決其他險種,由平臺、外包公司和騎手共同分擔。
編輯:邵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