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潤家莊村李坤山(俗名李老坤1868年-1942年)自己在家蒸包子,到集市、廟會上去賣,后來改做牛肉燙面蒸餃,并逐步改進口味,完善經營管理,生意慢慢火起來。李坤山從挑著笸籮賣包子,到推著小車賣蒸餃,發展到套著騾子車帶著伙計做生意,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到清末民初,他擁有了一個自己的流動小飯店——同和館。在燙面餃的口味上,他堅持精益求精,用新鮮牛肉,自己磨面絕不摻假,在經營上他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飯店里的伙計各有分工,拉風箱的、搟皮的、燒火的,各司其職,井然有序。服務行業講究眼勤、腿勤、手勤,李坤山挑選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小伙子站堂口,也就是專門的迎賓先生,負責迎來送往,三鄉五里的人們都愿意到他的流動飯店吃蒸餃,熟悉而又親切。
小飯館走到哪就把同和館的金字招牌掛到哪,可說來也怪,老百姓好像不認那個牌子,就說吃潤家莊燙面餃,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潤家莊燙面餃的名氣反倒比同和館的名氣更大。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李坤山的兩個兒子,第二代傳人李鳳樓、李鳳杲便將同和館改名為潤家莊燙面餃。弟弟李鳳杲做蒸餃時間長,將父親的手藝完整地繼承了下來。他經常去深州的縣城、辰時、榆科,安平的南王莊,武強的周家窩,饒陽的五公、鄒村、南善等地趕集,因此潤家莊燙面餃在深、武、饒、安一帶很有名氣。
第三代傳人李建章(李鳳樓之子)跟著叔叔李鳳杲學做燙面餃,這期間歷經戰亂、災荒、“文化大革命”等,李建章是潤家莊燙面餃制作工藝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可以說功不可沒。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后,李建章重操舊業,帶人又開始趕廟、趕集。
第四代傳人李敬連(李鳳樓之孫)在城區博陵路醫院北門對過開了家小飯店,經營潤家莊燙面餃。他秉承老爺爺李坤山“選材新鮮不摻假,薄利多銷不欺人”的宗旨,堅持使用衛生合格、產品達標的名牌產品。他還在口味上進一步改革,除傳統的牛肉蒸餃外,又增加了豬肉大蔥、韭菜肉丁、茴香雞蛋、羊肉大蔥等口味的蒸餃,以適應不同口味的消費者。
第四代另一位傳人李衛兵(李鳳杲之孫)在潤家莊則完全繼承了老爺爺李坤山的傳統經營方式,也就是趕集賣蒸餃。秋后,他還到深州城里趕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大會。和老爺爺不同的是,李衛兵現在開著拖拉機,拉著蒸鍋、籠屜、爐子等家伙趕集。交通工具變了,但傳統蒸餃的口味可沒變,依舊顧客盈門、經久不衰。
第五代傳人李亞男(李建章之孫)繼承祖業,于2012年,在潤家莊村西肅衡路西側,開設飯店:潤家莊燙面餃。他現已基本掌握傳統的牛肉蒸餃技術,為適應不同口味的消費者,增添了豬肉大蔥、茴香雞蛋、茴香肉丁、韭菜肉丁、韭菜雞蛋等口味的燙面餃。
做蒸餃要先調餡、后燙面兒。傳統的潤家莊燙面餃是牛肉餡的,先將新鮮牛肉剁碎,加入蔥末、姜末、自制的黃豆大醬、花椒粉、茴香粉等十幾種調料,順時針攪拌成肉泥,再加入小磨香油。燙面要掌握好溫度,不同的面粉使用不同溫度的開水,一般水燒開后稍沉一下再用,邊燙邊用筷子攪拌,晾涼后揉面,醒發十五分鐘,做成劑子,搟成圓形片,比餃子皮要大要薄。潤家莊燙面餃皮薄餡大、沒褶(俗稱沒鼻子),劑子包好后必須站著放在籠屜上。潤家莊燙面餃造型美觀,形似元寶,旺火蒸五六分鐘就熟了。潤家莊燙面餃面皮柔軟、鮮香不膩、勁道適口,一個肉丸抱著團、咬開流油。潤家莊燙面餃已入選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入深州地方志。
作者:高占峰 編輯:賈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