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墳村隸屬阜城縣碼頭鎮,是京杭運河西側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落,村東運河為“七大險段”之一,水深流急,常有激流漩渦,古時運河行船到此需喊號慢行,加倍小心才能通過。該村民間文藝流傳歷史久遠,且名目繁多,一度流傳著“施家墳不害臊,出門就是秧歌調”的說法。要說施家墳民間文藝最出名的,當屬舞獅子。
施家墳舞獅子歷史很悠久,具體起始時間已不可考,有記憶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期。據村民介紹,舞獅子有文獅、武獅之分,文獅鼓點慢、動作簡單;武獅鼓點快、節奏感強,獅子動作靈活細膩。施家墳的舞獅子屬武獅風格,整個套路就是一個講述“勇士伏獅”故事的完整過程。進場前,兩人一組、兩頭披掛好的獅子在場地外趴著等著引獅人引領,引獅人翻幾個跟頭或者來幾個武術動作后,要和在場地邊上的文武場(敲鼓點的)一問一答說一套開場詞,這套詞叫“傳說”,引獅人開頭先自我介紹,然后就是文武場問,引獅人答,主要內容是向“勇士”詢問經過此地干什么去,告訴他山上有獅子吃人,勸他繞道而行;“勇士”則因為有高強武藝和護身寶貝,不懼獅子,然后引出獅子出場打斗,表演開始。“傳說”套詞全文如下:
引獅人(勇士):好漢住西陽,寶劍鞘內藏。今逢太平日,前去見君王。好漢是也!
文武場:哪里來的?
引獅人(勇士):西陽來的。文武場:何往而去?
引獅人(勇士):一去天朝進寶。文武場:山前走?山后走?
引獅人(勇士):山前走怎講?山后走咋說?
文武場:山前走近八百,山后走遠八百。
引獅人(勇士):為何不從山前而過?
文武場:那里去不得。有兩頭金頭玉獅,吃的路家人稀。
引獅人(勇士):我倒不信。文武場:為什么不信?
引獅人(勇士):仗憑身中有寶貝。文武場:什么寶貝?
引獅人(勇士):斬妖劍、杏黃旗。文武場:一到夜晚呢?
引獅人(勇士):我有繡球燈。文武場:我倒不信。
引獅人(勇士):你看我的手到擒來。
說完后,緊接著起鼓點,引獅人打一趟拳,玩一套花活,翻兩個跟頭,開始引獅子出門。引獅子出門的鼓點叫“占場”,也叫“鬼頭子”,引獅人手拿繡球燈先引出一頭獅子,這頭獅子出來后在場地一邊站著搖晃腦袋等著,引獅人回身一個旋風腳,來到另一頭獅子前面,引領另一頭獅子來到場地與第一個獅子相對而立,然后是圓場。一頭獅子跟到另一頭獅子后邊,繞場一周后回到起點。這時,文武場下底鼓,一個獅子快速竄到場地另一邊,這個動作叫“剪子股”,接著鼓點打“四回頭”,兩頭獅子隨著鼓點,有節奏地搖晃著腦袋同時往中間湊,互相“啃癢癢”。這里,“剪子股”來兩次,“啃癢癢”反復三次。最后一次“啃癢癢”時兩頭獅子同時慢慢地往場地一頭走。當來到場地一頭時,鼓點變為“緊急風”,節奏轉快,兩頭獅子由頭向內轉為頭向外,這叫向外翻,同時扇著胡子小跑回到起點,這一過程叫“小跑”,下一步是“約步”。
鼓點轉慢,兩個獅子并排站立,每個獅子四條腿分左右兩組交替往前走,獅子腦袋向左右兩側交替擺動,隨鼓點節奏,并排來到場地另一頭。文武場下底鼓,鼓點改為“緊急風”,兩頭獅子向外翻,大步快速跑回原點,這叫“大跑”。接著,鼓點打“四回頭”,引獅人拿大頂,頭下腳上倒立,兩腿夾著繡球燈,兩個獅子朝著繡球燈撲三撲,緊接著,引獅人幾個跟頭翻到場地中間,把繡球燈扔到地上,兩個獅子也跟著來到場地中間,同時朝著繡球燈撲一撲,叫“雙撲”。“雙撲”完成后,一個獅子到場地邊上歇著。另一只獅子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朝著繡球燈都撲一撲,叫“撲四門”,接著在繡球燈上跳過去,回身朝著繡球燈撲一下,四個方向完成,叫“蹦四門”。表演完后,到場邊去啃另一頭獅子,告訴它:“該你上了”。然后,兩個獅子配合來一個“雙撲”后,另一個獅子再表演一套“撲四門”、“蹦四門”。這一段,主要表現的是“勇士”拋出繡球燈引誘獅子,獅子想吃但又害怕、反復試探吃不到嘴里的情形。
接下來,引獅人把繡球燈里的兩個紅布條扔到兩個獅子嘴里,鉆獅子頭的人在獅子嘴里把紅布條抓在手里,引獅人用繡球燈把紅布條一拽,兩個獅子把腰一躬,乖乖地跟在引獅人后邊走,寓意“勇士”把獅子降服了。
施家墳的舞獅套路,融戲曲道白、樂器演奏、動作表演、故事內涵于一體,鼓點起伏變化多樣、動作復雜連貫,步法精準協調,模仿惟妙惟肖,整個表演歡快、活潑,引人入勝。除了表演以上固定套路外,還往往有過橋、上桌子等高難度表演,過橋是把兩個牲口拉的大車尾巴對著尾巴搭好,獅子要在車幫上走到頭后,不下車幫再扭過頭走回來,非常考驗演員的“約步”功夫;“上桌子”則是考驗兩個人的配合,獅子頭往上一躥,獅子尾提著頭的腰帶把他使勁給掫上去,獅子頭再把獅子尾給拽上去。
施家墳人熱愛舞獅,自上世紀以來,施家墳舞獅子在表演中傳承,一批一批的演員老去,一批又一批的演員接上來。到目前,村民們有記憶的舞獅演員已經傳承了五代。在超百年的傳承過程中,施家墳舞獅子形成了獨有的演出風格,如開場時的“傳說”就是其他村舞獅所沒有的;莊運林曾對文武場進行改編改進,使節奏更富于變化,表演過程中高潮迭起;文武場演員的站位也有說道兒,打大鑼的站在打鼓的右手邊,往下是鈸镲,再往下是小镲,最后是手鑼,各演員之間動作配合默契瀟灑,樂器聲音此起彼伏,連貫有序,音效豐富,與場上獅子的動作表演相得益彰,表現出熱烈、歡快的演奏效果。其他村的獅子文武場只有鈸镲、小镲,沒有手鑼、大鑼。舞獅子與文武場需要密切配合,鉆獅子頭的演員緊盯引獅人手里的繡球燈,聽著鼓點信號,并通過肢體動作或簡短對話,與獅子尾進行交流溝通,共同按節奏做出各種動作,保證協調一致、精準到位。獅子尾受視野限制,只能靠聽鼓點和與獅子頭的交流來領會各種動作意圖,靠多年的訓練磨合,達到心領神會、雙人合一的效果。
施家墳舞獅子除了在本村表演、自娛自樂以外,經常有一些外村的紅白事或唱戲的來邀請舞獅子去演出助興。有一年,去崔家廟許橋演出,許橋村南就是橋,那時候舞獅隊過橋有講究,不露“兩手”不讓過去。當時大伙兒都知道施家墳舞獅子的名頭,橋上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因為橋窄,引獅人趙書田在引獅子翻跟頭時用力過猛,一下子翻到橋外,眼看著就要掉到河里。這時候,兩個獅子眼疾手快,一個“雙撲”,把胡子甩到趙書田跟前,趙書田抓住獅子胡子,一個“鷂子翻身”,穩穩地站在橋上。圍觀的人不知道這是一個小小的技術失誤,都認為是趙書田和獅子配合來的一手“絕活兒”,紛紛拍手叫好。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對傳統藝術的關注和喜愛程度越來越低。隨著莊金生、施樹良兩個相對年輕的舞獅演員先后去世,施家墳舞獅子這朵運河邊上的“民間藝術之花”也面臨著凋零的危險,村里剩下還會舞獅子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因為疾病、體力等原因,這幾個人練得也越來越少。因為舞獅子需要人多不好組織,曾經舞獅的一把好手、現年72歲的張寶森老人,只好騎著三輪車,帶著自費購買的鼓、鐃、镲到鄰村找人敲家伙“過癮”。如今,施家墳的年輕人不是在外打工掙錢就是嫌舞獅辛苦不愿意學,施家墳舞獅藝術就形成了傳承上的斷層。但作為我們的精神之根、文脈之魂,這些優秀的民間藝術應該得到更好地挖掘、保護和傳承。
作者:莫金雷 編輯:賈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