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是制造美食的“大本營”,也是很多良藥妙方的聚集地。牛津大學近日發(fā)表在《英國醫(yī)學雜志》的一項新研究再次證實,蜂蜜在治療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方面具有突出的醫(yī)療價值。英國《每日郵報》刊發(fā)的最新報道也指出,除蜂蜜外,在廚房還能找到至少9種經(jīng)科學研究證實的“良藥”。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治未病科主任、副教授鄺秀英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詳細解讀。


蜂蜜:治咳嗽勝過抗生素


牛津大學的這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與抗生素和非處方藥相比,飲用蜂蜜在減少感冒咳嗽頻率和緩解咳嗽嚴重程度方面,效果分別高出36%和44%;與抗組胺藥苯海拉明相比,咳嗽嚴重程度降低50%。蜂蜜還可使蕁麻疹康復時間縮短兩天。但專家提醒,1歲以下嬰兒不要吃蜂蜜,因為細菌容易在嬰兒腸道生成毒素,導致潛在的致命肉毒桿菌中毒。


點評:《本草綱目》指出,蜂蜜具有和營衛(wèi)、潤臟腑、通三焦、調(diào)脾胃的作用,中醫(yī)臨床常用于治療脘腹虛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目赤、口瘡等。對感冒、肺炎引起的干咳無痰、咳喘無力、咳嗽胸痛,蜂蜜均有潤肺止咳作用,是風靡國內(nèi)外的枇杷膏主要成分之一。給孩子治療咳嗽時,只要將蜂蜜與檸檬混合,讓他們在睡前喝下一兩勺即可。應注意的是,治咳嗽仍須遵守辨證論治的原則,痰濕型咳嗽,蜂蜜則不太適合。


小豆蔻:輔助治療胃潰瘍


小豆蔻有護胃功效,甚至可緩解胃潰瘍。其關鍵原因是小豆蔻中的有效成分可抵御幽門螺桿菌,而該細菌正是導致多數(shù)胃潰瘍的罪魁禍首。


點評:豆蔻又名草果,廣東人取其尚未大開的花苞,稱為含胎花。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幾種,辛辣芳香,性質(zhì)溫和,能化濕行氣、溫中止嘔、開胃消食。《本草綱目》記載,豆蔻能治傷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滿吐酸、痰飲積聚等,因此臨床會作為緩解胃病、胃潰瘍的常用藥。燉肉時,待肉達到五成熟后放入幾粒豆蔻,風味與護胃效果即可兼得。


歐芹:抗癌消腫


研究表明,歐芹中的重要植物化合物芹菜素有益對抗基因損傷,進而降低癌癥風險。研究還發(fā)現(xiàn),歐芹是一種天然利尿劑,可刺激腎臟,幫助排尿消腫。其富含的維生素K、維生素C、葉酸和鐵同樣對健康有益。


點評:對中國老百姓來說,歐芹有一個更熟悉的名字——香芹。它不僅芳香濃郁,而且營養(yǎng)豐富。香芹中的芹菜素、類黃酮都是天然抗氧化劑,有助消除體內(nèi)過多的自由基,從而抑制多種癌細胞的增長。此外,香芹是一種富硒食品,硒也有一定的防癌作用。香芹可切斜厚片焯水,然后與腰果、蝦仁一起炒,或可與胡蘿卜、蘋果搭配榨汁喝。


甜菜根:利尿降壓


研究證實,甜菜根汁中的硝酸鹽可在人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助擴張和放松血管,改善血流,進而降低血壓。研究還發(fā)現(xiàn),老年人經(jīng)常飲用甜菜根汁可改善大腦供血,預防老年癡呆癥。


點評:甜菜根也稱為火焰菜、紅根甜菜、紫菜頭、紅菜頭。甜菜根含有的天然硝酸鹽較其他食材多,因此利尿降壓效果相對更好。甜菜根所含糖分較高,屬于高滲性食物,食用后也能通便利尿,不過同樣因為含糖較多,不宜多吃,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其常見食用方法是切絲涼拌。


小茴香籽:緩解眼痛


小茴香籽有助和胃消腫,傳統(tǒng)上也用于緩解眼部炎癥和痛癢。將一茶匙小茴香籽或兩個茴香茶袋用開水浸泡,再用冷卻過濾后的茴香溶液浸泡棉球,冷敷于眼部即可。


點評:小茴香是常用的藥食兩用食材,中醫(yī)認為其味辛,性溫,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可作為調(diào)味料加入湯粥中。小茴香籽溶液有行氣止痛、止癢消炎的作用,對長時間過度用眼造成的眼睛疲勞、抵抗力不足引起的眼部炎癥及痛癢等有一定緩解作用。但眼痛癥狀嚴重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眼部炎癥則要及時到眼科就診。


迷迭香:提神醒腦


研究發(fā)現(xiàn),聞一聞迷迭香有益提神醒腦,提高注意力、記憶力和警覺性。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新鮮迷迭香中的復合桉葉素。另外,迷迭香中的活性成分迷迭香酸有助于抑制過敏反應和鼻塞。迷迭香泡茶飲用也有助于緩解胃部不適和惡心。


點評:迷迭香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香料植物,西餐中經(jīng)常使用。迷迭香香味濃郁,所含獨特的有效成分較多,尤以提神醒腦效果突出,制作一個迷迭香香囊佩戴是不錯的選擇。


蘑菇:提高免疫力


蘑菇中富含維生素D和重要抗氧化劑硒,兩種營養(yǎng)素都有助增強免疫力。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吃一份蘑菇,免疫系統(tǒng)抗擊病毒的能力可提升50%。


點評:蘑菇富含的賴氨酸、維生素D、硒等有效成分確實有增強抗病力、增加血色素等作用,但每天吃一份蘑菇就能大幅提高抗病毒能力的結論尚需更多證據(jù)。建議每日飲食中保證一定量的蘑菇攝入,炒食燉煮均可,但別指望僅靠它提高免疫力。


大蒜:防心臟病


研究發(fā)現(xiàn),大蒜有助于降低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進而降低心臟病發(fā)作風險。大蒜中的大蒜素發(fā)揮著關鍵作用,生大蒜的抗凝效果更好,是洋蔥抗凝效果的13倍。不過專家提醒,有出血問題或正在服用抗凝藥的患者,吃大蒜前最好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點評:大蒜素不僅有抗凝作用,也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水平,這是大蒜有助預防心臟病的另一大原因,建議生食。


菠蘿:促進消化,抗炎去痛


菠蘿中的消化酶菠蘿蛋白酶有助于分解腸道中的蛋白質(zhì)分子,特別是肉類蛋白質(zhì),使之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研究表明,菠蘿蛋白酶還可減輕術后炎癥、腫脹、瘀傷和疼痛,其效果與非處方消炎藥相當,可縮短手術或劇烈運動后的恢復時間。


點評:《本草綱目》指出,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微澀、性微寒,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補脾胃、固元氣、益氣血、消食、祛濕等功效。菠蘿是菠蘿蛋白酶的唯一食物來源,不僅能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還能增加腸胃蠕動,促使消化不良的病人恢復正常消化機能。菠蘿生吃或入菜、入飯均可,但在消除炎癥方面,其只能作為輔助之用。此外,痰濕體質(zhì)、胃酸較多者不宜多吃。


姜黃:緩解關節(jié)疼痛


姜黃根粉富含的植物活性物姜黃素有抗炎作用,其效果甚至超過某些消炎藥。姜黃與黑胡椒及脂肪類食物同服,有助于緩解關節(jié)疼痛。經(jīng)常少量攝入姜黃根粉,對緩解或預防老年癡呆癥也有好處。


點評:中醫(yī)認為姜黃味辛苦,性溫,能行氣破瘀,通經(jīng)止痛,臨床主治肩臂痹痛、跌打損傷等,故少量使用能緩解關節(jié)疼痛。姜黃根味道辛辣,生吃難以下咽。吃姜黃根的最佳方式是磨成粉末,加到日常食品中。


編輯:劉燕

來源:生命時報
原標題:廚房“良藥”解決頭疼腦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