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讀者李女士問:聽說海帶富含碘,那通過海帶補碘是否可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食品安全博士、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答:按照我國營養素參考攝入標準,健康成年人每日攝取碘的參考值為120微克,最高限量為600微克。海帶的碘含量難以估計,因為影響因素特別多。第一,跟海帶的自身因素有關。比如不同海帶品種,不同海域的光照、深度、鹽度等條件下,碘含量可以差十幾倍。不同生長期和季節的碘含量波動也很大,例如山東榮成海域的海帶碘含量在4~7月的收獲季可由每公斤270毫克增加至700毫克。第二,跟加工方式有關。鹽漬海帶是目前最主流的加工方式,經過漂燙、鹽漬、壓水等工藝流程,碘損失可達70%~90%。如果直接將海帶晾曬或烘干成干海帶,其中的無機碘也會氧化揮發流失。第三,跟儲存和烹飪條件有關。如果在密封、避光、陰涼干燥的條件下儲存,海帶碘含量相對穩定,如果在潮濕的地方敞開儲存,一個月就能損失近一半。干海帶如果用大量的水浸泡,5~10分鐘就會損失70%~80%的碘。由于碘離子不穩定,各類烹飪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碘損失,最高可達80%。由此可見,海帶補碘可行,但量很難準確把握,滿足成人每天120微克的需要量很容易,但超量也很容易。因此歐盟規定,干海帶中碘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20毫克,否則就會發布預警。


那么海帶吃多少合適,多久吃一次好呢?2017年研究人員跟蹤觀測了60位廈門市民的尿碘,在一次性吃了10克干海帶(含碘3.23毫克)后,4小時內尿碘水平迅速升高到420微克/升,之后一天內都維持在300微克/升以上(碘過量狀態)。2~3天后,尿碘逐漸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因此,海帶補碘每隔2~3天一次比較合理,每周1~2次,但每次吃多少,無法給出準確建議。參考上述研究結果,我認為一次最好不要超過10克(泡發后為一兩)。需要提醒的是,海帶燉煮時幾乎所有碘都會進入湯里,即使不吃海帶也可能攝入很多碘。總之,海帶補碘遠不如碘鹽好控制。如果只是偶爾吃一點海帶,不必擔心碘過量的問題;如果吃海帶的次數或者量比較多,一方面建議吃無碘鹽,另一方面需適當控制食用頻率和單次攝入量。


編輯:劉燕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海帶補碘,每周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