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州農村,“過秋”指的是秋收、秋種、秋管,也叫三秋大忙季節。它同過麥的差異是時間長、農活多、總體勞動量大。秋收開始于農歷七月十五前后,當地有“七月十五趟青”之說,以拾第一朵棉花為標志,結束于立冬前后,以收獲大白菜為標志,時間長達三四個月,而麥收只有十天左右,故農諺有“秋仨月,麥十天”之說。過秋與過麥還有一個差異,過麥時人的勞動量大,割麥子、打場主要靠人;過秋時牲畜的勞動量大,拉糧食、拉糞肥、拉柴禾、耕地、種地都離不開牛、馬、驢、騾。因此,當地有“人怕過麥,頭牯怕過秋”之說。


過秋以秋收的活兒最多,秋季成熟的農作物種類繁多,得一樣一樣地收。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最早秋收的農作物是一些春播作物,如棉花、黍子、稷子、春谷子、春棒子(玉米),然后是綠豆、黑豆、黃豆、花生和紅棗,再往后就是一些夏播的玉米、谷子、高粱以及紅薯(山藥),最后收獲的是白菜和胡蘿卜,立冬后拔棉花柴。如今,由于實行土地承包,地塊變小,為提高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各農戶種植的作物種類比過去少多了,黍子、稷子、高粱和黑豆等已很少種了。春播作物僅限于棉花、花生和大豆等經濟作物。隨著氣候的變化和作物品種的改良,糧食作物都改成了夏播,收完小麥種玉米或谷子,玉米收獲后再種麥子,實現了耕作制的一年兩熟。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拾(采摘)棉花貫穿于秋收的始終,從七月十五拾第一朵棉花開始,每隔三五天拾一遍,直到立冬拔棉花柴為止。在冀州的南午村鎮、小寨鄉和徐家莊鄉等植棉大鄉,人均植棉三至五畝,卻很少種糧食,因此過秋就成了棉花的“專利”,有些戶拾不過來,還得雇人。


相對秋收來講,秋種就單純多了,基本上只種小麥,個別戶套種些菠菜。種麥要根據季節和墑情,從季節看,當地過去一直有“白露早,寒露遲,秋分麥子正當時”的農諺,種早了會出現麥苗旺長現象,如果入冬前拔了節得用碌碡軋,否則影響第二年生長,降低小麥產量;晚了氣溫低,影響麥種發芽出苗和出苗后的分蘗,當地有“入冬不分股,不如土里捂”的說法,同樣減產。因此,過去在冀州一直是種秋分麥。進入21世紀,氣候變暖,為避免麥苗在入冬前旺長,就必須推遲種麥日期,如今種麥的農諺就變成了“秋分早,霜降遲,寒露麥子正當時”,種麥時間整整推遲了半月。當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種麥一定要因時而宜。種麥還要看墑情(土壤水分),如果秋雨較多,騰了地要趕緊種麥謂之“搶墑”,種下后若天氣又旱起來了,須澆一遍蒙頭水,以促使小麥出苗。反之,如遭遇秋旱,騰地后應澆一遍水,等水完全滲下去后,再進行耕種。其實,種麥前的準備工作——“騰地”最累,地騰出來了,光剩下耕種心里就有底了。


改革開放前,騰地比較麻煩,人們在收獲糧食的同時還要兼顧飼料和燃料。掰完棒子,要削一段玉米秸做飼料,留下柞(zhǎ)子當柴禾(燒柴);割谷子時,也要留半尺高的柞子當柴禾,打完谷子后,谷秸做飼料。造成一種莊稼分三次收獲,大大增加了勞動強度。現如今,掰棒子、割谷子都可以由機械完成,之后的粉碎棒秸、松土(撓地)都有了相應的機械,既不用拉棒秸,也不用刨棒柞,農民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耕種前還要鋪好底肥,過去鋪底肥也很麻煩,積好的糞肥要用馬車或牛車送到地里,卸成一個個小山堆,然后再撒開,冀州局部地區稱之為“描糞”。如今,已很少有人積糞肥了,底肥大部分鋪尿素、復合肥或小麥專用肥。這種做法好處是勞動強度降低,小麥產量提高;害處是土壤板結、酸化,地力下降。


過秋中,最輕的活兒要數秋管了,大部分莊稼進入收割季節,蟲害已經過去,追肥和除草也沒什么必要了,只剩下大白菜還需要及時澆水、追肥、除草、治蟲,再就是到霜降時給棉花噴點乙烯利促使棉桃兒早點開,多收白棉花,少收紅僵瓣,提高棉花品相。


作者:冀洪泰  編輯:賈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