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片
質量過硬、不斷推陳出新的侯店毛筆,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青睞。
1978年廖承志副委員長訪問日本時,侯店毛筆就作為國禮贈送給日本領導人。李先念、方毅、王任重、姬鵬飛、楊成武等都先后到侯店毛筆廠視察,并試筆題詞。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央電臺、電視臺等國家級媒體,也紛紛宣傳侯店毛筆。
1988年5月,在時任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的幫助和衡水地委的推動下,侯店毛筆廠在北京舉辦了宮廷御筆書畫會,眾多書畫泰斗手握侯店毛筆揮毫潑墨、吟詩作賦,為侯店毛筆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后來,北京的一些書畫名家還在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的帶領下來衡水搞過送春聯活動。那些年,啟功、肖勞、尹瘦石、范曾、劉炳森、孫墨佛、徐之謙、許行、溥杰等眾多名家都曾使用過侯店毛筆,贊譽有加。
1988年在北京舉辦的宮廷御筆書畫會。資料圖
20世紀90年代初,中宣部與河北省委宣傳部以“衡水三絕”為題,將衡水的侯店毛筆、內畫鼻煙壺、徐氏宮廷金魚拍成外宣片,在海內外廣為傳播。從此,侯店毛筆成為衡水三絕之一,被打造成為一張靚麗的衡水文化名片。
現在侯店村還有一些老人記得,1991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訪華時來過衡水,當時的國禮中有一支大抓筆,是侯店毛筆廠最好的師傅李書權做的。今年已經78歲的王蘭根為這支筆刻的字。他記得,那支筆是黑色的牛角筆桿,光筆頭就有二寸長。“做工非常不容易。”
企業紅火,侯店村里的建設也跟了上去,很早就用上了三相電,修路、蓋房、打井、修水利、買良種,都是筆廠出錢。
“一京二衛三侯店”曾是侯店一帶流傳的俗語,意思是除了北京天津就該數侯店了。周邊的小商販都知道,侯店村的人們有錢,而且經常“打夜作”(上夜班),夜宵、小食品生意都很有市場。那些年,村里的一般人每月都能掙個百八十塊,到年底還有分紅。當時,普通職工的月工資不過三四十元。
一個村辦集體企業發展到如此規模、產生這樣大的影響和多方面的社會效益,張俊生、王新斗功不可沒。
后來,張俊生又從彭杜鄉調到桃城區畜牧局任黨組書記,2006年患胰腺癌去世,享年66歲。在此之前的2002年,王新斗離世,享年57歲。
百花齊放
侯店村村民王彥敏家進行尾毛加工,做化妝刷。 韓雪 攝
1993年之后,受經濟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來自國外的訂單開始減少,侯店毛筆廠曾經的一家獨大局面也被打破。王新斗之后,侯店毛筆廠歷任廠長為王振申、李寶奎、王文生、王金忠。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一些侯店毛筆廠的元老陸續出來另立門戶。目前除侯店毛筆廠外,衡水還有9家毛筆經營戶,其中做得比較大的是孫占彪、李寶奎、王鎖營,還有王文申、王志輝、王振菊、王彥敏、王文生等。他們有的側重做高端書畫用毛筆、禮品套裝一類,有的進行尾毛加工,做化妝刷。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王炳強,他做麻胎毛筆。
王炳強制作麻胎毛筆。資料圖
有市場就會有競爭。這些毛筆經營戶與侯店毛筆廠同屬一個產業,爭奪同一市場,競爭的壓力日漸明顯。作為侯店毛筆廠廠長的王金忠顯得有些無奈,但也認為,市場經濟提倡公平競爭,有競爭才會有活力。這些年,侯店毛筆廠產品品種趨于多樣化,做工更為精細,開發了很多精美禮品。現在僅筆桿就有銅、玉、烏木、檀木、景泰藍、牛角等多種貴重材質。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9日,第23屆米蘭國際手工藝品博覽會落幕。這個博覽會是全球范圍影響力最大的手工藝博覽銷售盛會,來自100多個國家3000展商攜15萬種產品參展,日均客流量超過30萬人。來自侯店村的制筆人孫占彪,跟隨河北省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組織的文化企業展銷團,來到了意大利。
“2018年是我突破最多的一年,打開了東北市場、西北市場,開發了一些新產品,上了中央電視臺,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走出去’,把侯店毛筆賣到歐洲去。”1969年出生的孫占彪已經在制筆行業摸爬滾打了15年,現在是河北省毛筆制作大師、中國文房四寶會會員。
創新意識、開拓意識,是這個60后創業者身上最為鮮明的特征。這幾年,孫占彪每年都在開發新品種,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有人說,老輩傳下來的辦法你憑什么改。我說,老輩傳下來的也得改,有先進的為什么不用,抱著死路子不放怎么行?”因為不斷推陳出新,現在南方的制筆大師也到他這里交流。明年,他打算招兩個大學生,讓更多高素質人才傳承古老的制筆文化。
2013年開封首屆工藝美術展銀獎,2014年京津冀民間藝術精品展銀獎……近年來,市級非遺傳承人、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師王文申在傳統制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研制開發了乾坤巨毫大毛筆、袖珍小毛筆、衡水三絕筆、銅柱桿狼毫健身毛筆等多個新品種,多次參加全國民間工藝大展并獲獎項。自2015年始至今,他每年義務舉辦多場書畫活動,邀請書畫名家走進社區、街道、學校、機關單位等,讓更多人了解侯店毛筆、牽手傳統文化。
“用苘麻做毛筆輔料的歷史很悠久了,這種原料看似成本不高,但是特別費工,光是一個漚麻就得耗時數月,反復多次……”在桃城區紅旗大街路東的門店內,1997年出生的李紅玉說起自家的制筆工藝,已經是頭頭是道。現在,她已經接過了外祖父王炳強的擔子,一邊學習經營、一邊鉆研手藝,并不斷外出考察歷練。
“我不怕苦,能把這門手藝好好地保留住、傳下去,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和義務。”李紅玉笑意盈盈的面龐上還帶著幾分稚嫩,手上磨出的老繭與累累傷痕卻告訴人們,這年輕的姑娘堅韌而勇敢。為了學藝,她吃過不少苦頭,日后還會面對更多考驗。
李紅玉手上磨出的繭子。 韓雪 攝
“傳統不是落后,其中蘊涵著財富和商機。堅持下去,這個行當還是很有前途的。這不,已經讓兒子跟著老師傅開始學習制筆手藝了……”李寶奎望著年輕的兒子充滿期待,大學畢業的李曉夏,剛剛踏上“侯筆”的傳承之路。
執著堅守的侯店人,正在以各種方式為振興這一傳統文化產業貢獻著力量。過去,“三月三”紀念筆祖蒙恬的廟會只有侯店人參加。從2015年開始,制筆藝人王振菊聯合村里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開始自費舉辦侯店毛筆文化節。“頭一次就來了1000多人,支了好幾口直徑一米多的大鍋熬菜,幫忙的義工100多人。去年,我們開始跟鄉里一起運作。從三月初二開始唱戲,初三是祭祖儀式,初四敲一天鼓,光演節目的就100多人……”舉辦節會這樣的舉措,對于提高侯店毛筆的知名度、多渠道推廣毛筆文化,大有裨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