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態環境部環保績效分級行業范圍擴大,涉及我市29個重點行業企業參與績效分級工作。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我市對這些行業企業實行分級管理、差別化管控,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為規范和加強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工作,生態環境部和省大氣辦對重點行業績效分級指標進行了優化,完善了相關指標和減排措施,擴大了績效分級行業范圍,由去年的21個增加到47個。涉及到我市的重點行業有工業涂裝、橡膠制品制造、玻璃鋼制品制造、鑄造行業、家具制造、水泥、包裝印刷、涂料制造、人造板制造、碳素、磚瓦窯、瀝青防水卷材制造、農藥制造、短流程鋼鐵、制鞋工業、耐火材料、玻璃、制藥工業、煉油與石油化工、巖棉、陶瓷、汽車整車制造、塑料人造革與合成皮革、塑料制品、有機化工行業、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熱鍍鋅)、飼料加工、印染精加工、集中噴涂共計29個行業。


我市將通過生產工藝水平、治理技術等多項指標制定績效評級細則,重點對A級、B級和引領性企業進行初審,對C級及以下企業開展績效評級工作。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環保績效水平先進的企業,可以減少或免除應急響應,從而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引導大氣污染物排放重點企業開展深度治理、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真正實現“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堅決防治“一刀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