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縣漫河鎮東臨陣村地處阜城、武邑、景縣交界,2016年前,東臨陣村沒有一條完整的主街道和出村道路,路面千瘡百孔,到處殘垣斷壁,滿眼柴草枯樹,沒有潔凈安全飲水,沒有村集體經濟收入。傳統種植業小麥、玉米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人均純收入不足2500元,共有貧困戶77戶、207人,貧困率高達59%。


2016年初,市直工委選派李景旺帶隊到東臨陣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隊到崗后,便一頭扎進了村里。李景旺帶隊走訪了全村121戶村民,趕上農戶下地,他就直接跟到地里,一邊幫忙干活,一邊拉家常、問情況。通過召開黨員座談會、老干部座談會、群眾代表座談會、貧困戶座談會,了解群眾致貧原因和群眾期盼。



李景旺帶領工作隊同村“兩委班子”一起研究制定了東臨陣村脫貧攻堅三年規劃。規劃分“三步走”:第一步完成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步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攥起共同致富的“拳頭”;第三步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美麗鄉村。同時協助村支部完善各項村集體管理制度,提高村務管理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水平,促進村莊和諧、健康發展。


工作隊把解決飲用水問題作為頭件大事。搞勘測設計,跑項目資金,僅用3天時間,清理出了全村5條街道雙側施工現場。僅一周時間,鋪設管網3000多米,讓老百姓吃上了干凈安全的自來水。原來村里有300畝地因澆不上水而減產,經過多方跑辦,新打320米機井1眼,修壞機井1眼,配套機井5眼,新上50型變壓器3臺,新拉線路650米,全村820多畝耕地全部成水澆地。


要想富先修路。工作隊先后共硬化田間道路4500多米、硬化街道1340米、出村公路1600米,實現了從農戶家門口到田間地頭全部石板路。路通了,道平了,為村民生產生活解決了實際困難,為群眾鋪設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李景旺把培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針對當地沙質土地特點和西瓜種植傳統,積極引導群眾發展設施瓜菜300多畝,同時發展蘋果、高粱等特色產業。幫助村成立了“阜城縣興臨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幫助解決群眾物資采購、西瓜種植、銷售等環節的各種問題。走出去請進來,組織致富帶頭人、意愿群眾和班子成員參觀學習養鵝、養羊,參加種菜等種植業講座,并赴浙江大學學習,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和技術支持。目前村里的每個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的產業確保長期穩定脫貧,有效解決了后三年和三年后的問題。



2016年駐村后,“兩委”干部開會不是在支書家,就是在村主任家,沒有陣地就像散兵游勇一樣沒有精神。為此,李景旺爭取多方支持,新建了60平米的黨員活動室,配齊了桌椅櫥柜、音響器材等基本的辦公設施,配備了2300多冊圖書。


為活躍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陸續修建了總面積1000多平米的文化體育休閑廣場2個,安裝了健身及體育器材,配備了鑼鼓、音響等文化娛樂器材。新建街道排水設施5200平米,更換太陽能路燈15盞,建文化墻200多米,實現了凈化、亮化、美化。設立村為民綜合服務站,完善了群眾事項代辦制度,讓為民服務更加制度化、經常化。截至目前,為民辦事100多件,為3名智障人員解決寄養問題。


扶貧先扶志,想方設法幫助群眾增強脫貧內生動力。在村設立了“光榮榜”,以“比一比,看一看,誰好人,誰模范”為主題,先后張榜八期,2019年4月召開了“光榮榜”表彰大會,授獎群眾68人,弘揚了正氣,提升了全村精氣神。2019年3月原低保戶尚全新、尚國民主動提出不再享受低保待遇,讓更需要的人來享受黨的溫暖。到了2019年9月份,村里進行低保戶申報,一個多月沒人申報。原來一哄而上“搶貧困帽子和低保帽子”的情況一去不復返。


李景旺和工作隊的艱苦付出,換來的是全村百姓的幸福笑容。東臨陣村于2018年順利通過國家考核驗收,正式脫貧出列。到2019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000元,村內村外的水泥路寬闊干凈,家家戶戶庭院內明亮整潔,群眾都吃的自來水,全村沒有一個輟學的孩子,沒有一個無人贍養的老人。2017年,工作隊被評為全省“駐村優秀工作隊”;2018年,李景旺被評為全市“優秀第一書記”、全省“優秀第一書記”。


2019年11月,當村里老百姓聽說李景旺還有兩個月就要退休了,不約而同趕到工作隊駐地找老李問個明白。面對勝似親人的群眾,老李流下了眼淚。群眾舍不得他,他也放不下朝夕相處的村民。全體村民向上級請求:肯求讓李景旺繼續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帶領百姓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鄉村振興。一封帶有200多個鮮紅手印的信,是大家對老李的期盼。


最終群眾的請求得到了批準,李景旺繼續擔任村第一書記。用老李的話說就是退休不退隊。關于以后的工作,老李已有思路:村民服務中心再擴建2間;在清涼江上修一個揚水站,徹底解決地下水灌溉問題;發展富民產業,讓群眾的生活更幸福……


通訊員 苗鳳強  楊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