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現在從事的活動概括起來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其目的是使人類在“身體更健康、更完美、更強大,精神更愉悅、更滿足,對未來的掌控更有把握”的前提下更好地生活。
因此說,一個民族最根本的東西是不會丟掉的,它終將在起起伏伏的延續中得到厘清和遵從。生態環保的農業種植、養生無公害的生產果實、游覽觀光的莊園農舍,勢必要引領著現代化條件的新型農民,在回歸挖掘傳統農業的前提下,救贖指導和服務于農業生產的農業諺語。這是文化,也是時代變革中,尋求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民族的需求,也是民族的根脈。
如果傳統農村農業得復原,那么以二十四節氣為指引的農業生產,又會大興其時,與其相關的農業諺語也會得到復蘇,諸如“莊稼一支花,全靠肥(農家肥)當家。”“人勤春早”等,一定會重新歸入人們的心理活動圈。
二十四節氣中的農業諺語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文化財富,是我國民俗文化中的瑰寶,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和很好的實用性。同時它也是涵養民俗文化的重要資源,是連接民俗文化的紐帶。我們合理地保護、鑒別地使用,相信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起到積極向上的推進作用。使其永遠服務時代,不失光華。
2015年衡水民俗文化協會,舉辦了“十佳衡水民俗文化特色產業”和“衡水民俗文化十杰”評比,在十佳特色產業中,有三家是從事現代化農業種植的,他們雖然從事的是現代農業,但他們都把傳統的農業習俗當成了企業文化的亮點,并以此誘發游客對農業生產的興趣。有些企業,把二十四節氣以圖表的形式做成展牌,把農業諺語配上插圖,把過去按農時采摘的果蔬與現在控制結果、擇時上市的果蔬做出比較,頗受觀光者欣賞。而“衡水民俗文化七杰”更是利用展館實物,向游客們推出了他們對傳統農業的眷戀和保護。衡水民俗文化博物館、衡水田園棉文化園、衡水劉輝農業園等,都以鮮明的農業諺語文化元素,展示著自己的館藏和民俗文化取向。其中衡水民俗博物館館長周長征,把大量的生產農具、農事器具、農家作坊實物,傳統年畫,展示給廣大游人,給人一種強烈的年代落差感。這些行將消失的農業、農諺文化元素,雖然還維系著當代人群的傳統記憶,但不難發現,迅速完成的新時代農業格局,必然要動搖傳統的民間民俗文化結構。留住鄉愁,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工作。
好在農村農業是中國社會的基礎,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中國的文化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特別是在我國高度重視農村農業的大好形勢下,人民大眾心中的農業情愫與日俱增。最為直觀和有一定代表意義的是民俗畫。再就是農業諺語已成為文藝創作的節點,許多文藝工作者,以農村舊事為題材,以農耕傳承為切入點,寫事抒情,把根植在內心深處的農業農諺情結,幻化成悠悠鄉愁,升華成今人追求文化自信的新鮮符號。《衡水晚報》從2017年秋季開設了“記住鄉愁”專欄,集中編發有著衡水地域顯著色彩的民間民俗稿件,目前已刊出近百期。開辟這樣的專欄,很好地滿足了當下民眾的懷舊心理,把過往的、即將消失的文化符號與時代正在興起的文化潮汛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文化主流,從而引領當代人們的精神世界。復古中帶有批判,升華中蘊涵傳承。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行走。
在歷代文學作品中,以二十四節氣作為標題和創作主題的文藝作品,數不勝數,直到今天,這類的文學、文藝作品仍是層出不窮。最近我讀了在“詩詞中國”連續三年奪冠的衡水詩人徐淙泉的詩集《新韻絕句》和《絕句三百首》。詩中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詩作近百首。足見節氣對詩人靈感氣場的巨大影響和詩人內心深處對節氣的依戀。其中《清明兩首》這樣寫道:“料峭春風雨更寒,家家祭祖淚潸然。老榆亦解思親淚,每到清明盡寄錢。”“畏睹芳菲憶舊時,春生寒重杏花遲。有情窗外滴滴雨,無奈襟前片片濕。”如此凝重的節氣抒懷,點燃了詩人的親情鄉誼,寄托了詩人與生俱來的唯美好善。除此之外,詩人徐淙泉有關春種、夏管、秋收、冬藏的詩還很多,透過他的篇章詩句,我們不難發現,二十四節氣與文學創作有著千絲萬縷、割舍不斷的聯系,這必將世世代代的傳延下去。道理很簡單,文藝創作是觸景生情的感性結果,而節氣是永遠避讓不開的場景。
作者:呂乃華 編輯:賈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