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腔”又稱“喝喝腔”、“呵呵腔”、“柳子調”,約形成于明末清初,清末民初達到鼎盛。土生土長的“哈哈腔”,在表演行當方面生旦凈丑各行皆有。表演特點以細致、逼真、輕松、幽默見長。像汲水、紡線、梳頭、縫補、做鞋等動作,表演者通過藝術手段細膩地表現出來,在戲中,各種行當常常出現一些引人發笑的表演動作和詼諧風趣的唱念。“哈哈腔”的唱腔屬于板腔體,分十余種基本板式,器樂分文場和武場,文場的主奏樂器是笙、板胡和竹笛,武場一般使用四大件(板鼓、大鑼、京鈸、小鑼)。
2006年5月,“哈哈腔”入選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主要流行于河北滄州、衡水、保定、石家莊及山東德州等地。“哈哈腔”的發展經歷了當地民間歌舞、民間小戲兩個階段,最后定型為以弦索小曲“柳子”為唱腔曲調的小戲,傳統劇目100余種,以喜劇風格見長,代表劇目有《王小打鳥》《三拜花堂》等。“哈哈腔”各行當唱腔大體相同,惟旋律稍有區別。在不同地方語言和民間藝術的影響下,“哈哈腔”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藝術風格和音樂特點的三路流派。東路流行于山東德州和河北東南部,中路流行于滄州、衡水地區,西路流行于保定及廊坊部分地區。
為將“哈哈腔”這一瀕臨失傳的劇種傳承下去,武邑縣龍店鄉中王孝村“哈哈腔”第四代傳承人,60歲的狄小強創辦了“哈哈腔”業余劇團。這個劇團共有演員35人,一直堅持義務演出,每年巡回演出150多場。演員隊伍中,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平均年齡也有50多歲,別看年齡大,但是一到臺上就來了精氣神,風采不減當年。狄小強說,小時候看到父親在臺上入戲入景,自己就下定決心要把這個劇種傳承下去。該劇團的劇目多以傳統的民間生活故事為題,代表性劇目有《三進士》《李香蓮賣畫》《送女》《朱買臣休妻》《賣水》《一家悶》《小林松》《繡鞋記》《雙吊孝》《三怕婆》及新編劇目《遷墳》等。
近年來,“哈哈腔”業余劇團利用傳統劇目及新編劇目,以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持續傳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革除陋習、睦鄰友好、安居樂業。
“哈哈腔”積淀了中國戲曲和許多武邑歷史文化層面的藝術創造,凝聚了歷代藝人和知識分子的智慧和創造才能,以獨有的藝術形式記錄了近、現代武邑當地社會的歷史變遷,充分體現了當地社會的人文精神、藝術品格、生存狀態和社會風貌。數百年來,“哈哈腔”在武邑當地民眾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民俗節日、生老病死、休閑娛樂都要演唱“哈哈腔”。
在“戲曲文化進校園”的號召下,“哈哈腔”業余劇團的演員們在龍店鄉清秀小學進行義務講課,讓這一傳統劇種走進了學校,現在每個學生都能學上幾步、唱上兩段,孩子們親身感受到了這一戲劇文化的無窮魅力。如今,狄小強仍在繼續培養著年輕的傳承人,不斷壯大隊伍,擴大影響力,并加大了新劇目的研究創新,力爭把這一群眾喜歡、極富特色的藝術形式發揚光大。
作者:張 靜 編輯:賈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