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縣縣城鄭口鎮之得名緣于京杭大運河,是一個地理區域的泛稱,并無叫做“鄭口”的村莊。


“鄭口”的名字從“鄭家渡口”演化而來。故城縣與山東武城縣隔河相望,兩岸居民來往密切,且故城縣的一些耕地在河對岸,老百姓每天要過河耕種。過去河面上沒有橋梁,曾有鄭氏三兄弟在這里設擺渡口,方便河北、山東兩省人民往來,故“鄭家渡口”聞名遐邇,久之便成了故城縣臨近渡口一帶村莊的代名詞,后來簡稱“鄭家口”。明、清年間,大運河漕運繁忙,鄭家口逐漸成為一個商賈云集的大集鎮,歷史上曾有一段時間稱為“鄭鎮口”。附近村莊的老百姓則昵稱“口兒上(hang)”,譬如說“去口兒上趕集”“去口兒上開會”。1945年鄭家口解放以后成為縣人民政府駐地,上世紀60年代中期改稱“鄭口”至今。


鄭口區域的變遷


說到鄭口,很多老人都會告訴你,鄭口區域包括“三街”“五鎮”。所謂“三街”,指的是今天的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這是毫無疑義的。至于“五鎮”,很多人都說是南鎮、西城鎮、泰興鎮、帝君廟、五大院5個行政村。但近年出現了另一種說法。據年近九旬的“老鄭口”、原故城縣計委主任楊月橋先生講,“鄭口鎮分為‘三鎮’‘四坊’,‘三鎮’為太興鎮、西城鎮、南鎮;‘四坊’為前油坊、后油坊、前香坊、后香坊、帝君廟、辛宅上(方言讀‘hang’)”等6個自然村。


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楊老先生講的“三鎮”“四坊”與我們今天說的“三街”“五鎮”并不矛盾。他提到的前、后油坊和前、后香坊是兩個自然村,簡稱“香坊”“油坊”,加上帝君廟、辛宅兩個自然村,恰好是“四坊”,與我們今天所說的“五鎮”不同的是增加了前后油坊、前后香坊、辛宅,而少了五大院。究其原因,是漳衛運河改道所致。


上世紀40年代之前,衛運河自南從果子口村迤邐而來,至南鎮河堤前變為東西流向,在今鄭口大橋東側不遠處又成為南北流向折向北,經今故河街流至五大院村南又改向東北,河道在鄭口鎮內形成一個轆轤把兒。50年代初,為治理水患,人民政府疏浚河道,裁彎取直,把甘泉村分為兩部分,命名為河東甘泉村、河西甘泉村,衛運河鄭口段才形成今天我們見到的景況,河道在城區外直接朝東北流向四女寺。


運河流經鄭口城區的時候,人們傍河而居,河東稱為鄭鎮東,河西稱為鄭鎮西。鄭鎮東包括現在的辛宅、前香坊、后香坊等村莊;河西鎮主要包括現在的南鎮、西城鎮、太興鎮、帝君廟等村莊。鄭鎮東因地面狹促,沒有得到發展,而鄭鎮西卻因碼頭繁忙而逐漸擴展發達起來,成為鄭口最繁華的地帶。特別是河道改道以后,原河東村莊因交通不便,離河運碼頭較遠,逐漸衰落下來。而原河西一帶發展空間廣闊,形成了三條街道,逐漸形成經濟、文化活動中心及物資集散地,特別是二道街、三道街的北延帶動了北端五大院村的發展,于是形成了新的“三街”“五鎮”之說。后來,人們把鄭口的區域范圍分為“內五鎮”、“外五鎮”,“內五鎮”即南鎮、西城鎮、太興鎮、帝君廟、五大院五個村莊,“外五鎮”指后油坊、前香坊、后香坊、辛宅、甘泉等5個村莊。從村莊布局上來看,“內五鎮”是鄭口的核心區域,“外五鎮”更像是鄭口的近郊衛星村。


“小天津衛”的由來


現在很多故城人喜歡以“小天津衛”來贊譽鄭口。他們中的很多人片面認為這雅號的來源是因為鄭口歷史上商業發達,堪比天津。其實并不盡然。鄭口號稱“小天津衛”不是近年的事,而是至少從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即有此美譽。除了經濟、文化比較發達以外,鄭口被譽為“小天津衛”還因其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


首先,鄭口是運河“漂”來的一座城市,經濟繁華似天津。


故城縣境在京杭大運河西岸,南北長一百四十多里,南起建國鎮辛堤村,北達與山東德州毗鄰的蘆家圈村,這一段運河的確切名稱叫衛運河(上游至河北省館陶縣,下游至山東省四女寺)。從地圖上來看,故城縣像一彎半月依運河形成南北長、東西狹窄的帶狀。鄭口恰好在這條帶狀的中間位置,南距原山東武城縣城約25公里,北距原縣城故城鎮約17公里,非常適合船商落腳休憩。


水上運輸一直是中國古代運輸的中流砥柱和古代經濟的重要組成。歷史上,運河的主要功能是漕運。廣義的運河漕運是指封建王朝將征自田賦的部分糧食通過水路運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配。因此幾千年來,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較快的地方,基本上都在河流尤其是運河沿岸。運河漕運始于隋,興于元,盛于明,從隋朝至清朝中期,走過了千年輝煌。


鄭口東鄰山東省原武城縣,北達朝廷主要官倉(舊時由國家支配的倉廩系統的統稱)德州,南通運河鈔關(明代征稅的關卡)臨清,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得漕運之利,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港口。春夏秋三季,鄭口河道船只南來北往,每天都有幾十艘大木帆船在此停靠,裝卸貨物。南方的絲綢、布匹、稻米、茶葉、鐵器、竹器,北方的煤炭、糧食、生鐵、糞肥、皮毛以及當地的小麥、雜糧、白菜、西瓜、棉花等物資都在這里裝卸,每艘船可裝載三十余噸貨物,可見其吞吐量之大。鄭家口商賈云集,店鋪林立,客貨川流,“南埠商艫”成為故城一景。其中南宮、棗強、大營一帶的皮革棉麻等物資集中用鐵輪大車源源不斷地運往鄭口,附近的小商販也都匯集在鄭口進貨,許多外地商客看到利好紛紛到鄭口做生意,使得鄭口成為南北方重要商品的集散地。明清以來,甚至江蘇淮安、山東臨清、張秋都有客商至此辦鹽場、開烘爐、設藥鋪、賣雜貨,很多人定居鄭口。前來貿易的商賈以山西人居多,于是在鄭口建立了“山西會館”(舊址在原縣公安局大院),俗稱“北會館”,專供山西人聚會就餐、議事。山西會館匾額由山西籍清雍正年間進士、大書法家祁嶲藻題寫,可見其規模之恢弘。為抗衡外地人爭搶業務,當地商人在南鎮臨近河堤處也建立了自己的會館,建筑規格略小于山西會館,俗稱“南會館”。這種帶有商業“辦事處”性質的會館在鄰近的商埠重鎮德州、臨清都不曾有,當時鄭家口之繁榮也可據此略見一斑。


其次,鄭口是一個包容的城市,文化繁榮似天津。


受南北客商的影響,鄭口人愛品茶、聊天、愛聽書、聽戲。鄭口酒館多,茶館多,自古以來就是個“吃集”,鄭口男人風流倜儻頗似天津爺們兒。除了本縣子弟班經常演出亂彈、四根弦等劇目,北京、天津、保定、德州、臨清、濟南等地的京劇、評劇、河北梆子、河南豫劇、山東呂劇等劇團以及河南墜子、西河大鼓、山東快書等民間藝人也都曾來此演出,甚至荀慧生、尚小云、譚鑫培、馬連良、楊小樓、鄭法祥這樣的名家“大腕兒”都來過。山西會館是傳統的深宅大院,前有兩層樓戲臺,兩邊有兩層配樓,能開展文藝活動,后有會客廳。后來,鄭口一戶姓商的財主在二道街中段路西專門建了一個戲園子,院子中間有普通座席,東西兩側有雅座包廂,可容納二三百人觀看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其基礎上翻建成禮堂,兼做會議和影劇演出場所,一直使用到21世紀初。老堤下的“南會館”后有一座廟宇,曾懸掛著駐扎在鄭口的國民黨雜牌軍司令胡和道題詞的牌匾,日偽時期,日本人曾在此館放映日本的電影。過去,人們常以“進過京(北京),闖過衛(天津),趕過鄭口會(廟會)”來形容某些人見過大世面、有見識、有能耐,由此亦可看出鄭家口的分量和名氣。


再次,鄭口是一個依河而居的城市,街道彎曲似天津。


經濟的繁華帶來居民的繁盛。鄭口是一座“松散型”、“開放式”的城市,南、東兩面靠河,且運河穿城而過,沒有城墻,只有一道土圩子,且沒有南門、東門,只有西門、北門。其布局也具有明顯的商業特點,有南鎮而沒北鎮,有西城鎮而沒東城鎮。不像有些古城那樣街道軸心明顯、左右對稱。而太興鎮(舊稱泰興鎮)的名字更多了些商業氣息。由于人繁地少,街面寸土寸金,所以宅院沿河隨彎就彎,“見縫插針”,致使多數房屋位置偏斜,很多居民甚至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房子是否正南正北。至于外鄉人初到鄭口都容易掉向,更是分不清東西南北,常常迷了路徑。舊時沒有時鐘,基本上看陽光的陰影定時,由于房屋偏斜,有時不同區域住所之間“時差”將近1小時。這種特殊的時空環境讓人聯想到天津“不辨南北分左右”的街道,加之經濟繁榮,商品交易比較活躍,因此便有了“小天津衛”的雅稱。


鄭口的街道


舊時,鄭家口只有3條南北街,沿河依次向西排列,分別為三趟街(今三道街)、二趟街(今二道街)、大街(今一道街),其中由于三趟街緊靠碼頭,所以最繁華,是鄭口的雜巴地,煙酒糖茶、日雜百貨等店鋪以及茶館、飯館、酒館、澡堂都集中在這里,還有算卦的、相面的、剃頭的、拉洋片的、沿街叫賣的,煞是熱鬧。每逢農歷四、八大集,方圓幾十里村莊的人們一齊涌來,推車的、挑擔的、騎驢的、挎籃的,把狹窄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二趟街有少許商鋪,大街則一直是丞署衙門(故城縣丞在此辦公)、工商聯合會(簡稱“工商聯”,相當于現在的稅務部門,負責收稅)所在地,歷史上有名的賀家大院(故城教諭、原籍武強縣賀錫璜的住宅)也坐落在這里,簡稱“賀學”,可謂三街獨“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大街北端一度成了縣委、縣政府黨政機關駐地。


除了3條南北街,鄭家口沒有東西橫街,與三街連通的只有若干寬約1米的小胡同。過去,后油坊的人們只能繞道西城鎮最南端才能進街。站在運河大堤上北望,3條街恰如一個大大的“川”字,暗喻“河川”、“平川”、“川流不息”、“客貨川流”,似乎從地貌上表明鄭家口是一個富饒的米糧川。由于運河河道彎曲,致使街道也不順直,沿街房屋里出外拐,犬牙交錯,參差不齊,俗有“狗牙胡同鋸齒街”的說法。南鎮老堤下以前建有一座感覺寺,附近有一條街呈倒寫的“Y”形,形似牛角,故叫“牛角街”。過去,牛角街北有一口水井,傳說是一只神牛經常來此井飲水,給人們帶來好運,所以這地方就成了風水寶地。由于這里人煙密集,市場比較繁華,又是回民聚居地,極易讓人聯想到北京的牛街。


三趟街沿街門面都是前出抱廈、灰瓦覆頂的明清建筑,古色古香。店鋪都是黑漆板大門,白天卸下門板,店堂整潔敞亮,顧客在街上即能看清屋內的陳設;晚上打烊上了門板,縫隙里透出燈光和稀里嘩啦打算盤結賬的響聲,極具江南韻味兒。


由于地皮緊張,鄭口的宅院多數是南北窄,東西長,前店后廠或前店后居,院子狹長。如三趟街的杜家煙鋪臨街門面闊只有3間,而東西卻長達百米,從三趟街一直延伸到東河堤(今一完小附近),是煙鋪的加工場地。又如三趟街中段路西的一處宅院(曾為保險公司辦公處)臨街只有一座青磚大門,進深卻幾乎延伸到二趟街。


故城縣縣城,原在今故城鎮,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我黨在鄭口建立人民政權,后縣城遷至鄭口鎮。1958年,故城縣供銷社在一道街北端原山西會館處建起了故城縣第一座辦公樓。辦公樓坐東朝西,青磚紅瓦,外設看臺,內鋪地板,外觀具有明顯的蘇式建筑風格,成為故城一大景觀。


現在,鄭口今非昔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康寧路、京杭大街為軸心的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再也不是那個三條街、一座樓的老鄭口了。


作者:宮瑞華  編輯:賈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