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上村位于深州市城區西7.5公里處,700余口人。現隸屬穆村鄉,地處滹沱河故道沖積地帶。土質沙白,水質優良,溫度濕度適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質水果、蔬菜種植條件。村民歷代以種植鴨梨、蘋果、蜜桃、黃韭等經濟作物為生。


據《深縣地名資料匯編》記載,店上村自西漢時期即有何姓人居住,上世紀八十年代,村內何姓僅剩一家,現村中已無此姓。明朝初期,劉姓自山西洪洞縣遷來,現為村中大戶,其余為王、安、郭、李、高等姓。王姓自北京密云遷來,安姓自南小營遷來,郭姓自白宋莊遷來,李姓自禮門寺遷來。


史上滹沱河多次改道,北宋時期,曾流經店上村北,并在此設水陸碼頭,逐漸形成繁華的商業貿易重鎮——店上鎮。鎮名當時并不叫“店上鎮”,起初,因商業發達,旅店、飯店、雜貨店等店鋪林立,商品豐富、人流繁多。年節假日,這一帶居民通常匯聚這里,購物消遣,互相打招呼、問候時,就說去這店了、去那店了,或者直接說去店上啦。店上的叫法便在民間自然形成、傳開。后來,這個坐落在水陸碼頭的村落被人們認可,約定俗成,稱為店上村。由于這里流動人口多,常居此地的人也多,在當時已發展成一個鎮的規模,鎮名也更名為店上鎮,過去曾有“何家碼頭店子鎮”的說法。


周邊村莊出產國內獨一無二的深州蜜桃,并列為進獻皇宮的“貢品”,外地客商慕名而來。蜜桃經滹沱河運出,未遭顛簸磕碰之苦,保質保鮮地運往全國各地,吸引更多客商云集到此。店上鎮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便利,曾經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一副興盛熱鬧的繁華景象。


當時的店上鎮規模遠比現在的店上村大幾倍、十幾倍。店上村北5里地的莊火頭村,即為當時店上鎮的裝貨碼頭,簡稱為“裝貨頭”,后隨滄海桑田的變遷,改為諧音“莊火頭”。多年后,直至現在,兩村的村民還在沿襲稱店上村為前街、莊火頭村為后街,他們仍眷戀著對當年“兩村為一村”的追憶。據店上村老人王志善講,他有一次到莊火頭村賣豆腐,村東頭某個胡同里一位老人,曾拿出用布包裹著的“店上鎮的亭長印鑒”來給他看(據說是方形的)。現這枚印鑒應散落在莊火頭村民家中,可見兩村確實為一村。此說雖無據可考,但說法也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人們都欣然對待。店上村西5里地為王莊村,至今店上村的何家墳地還在王莊村東邊的灌渠旁,而離本村很遠。按此發展軌跡看,當時的店上鎮西面可達近5里外的王莊村。


后因滹沱河水泛濫,又廢鎮為村,仍稱店上村。


店上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曾有“何家開店,厚了王八一頓飯”的故事(李文章講述)。相傳,當時航運發達,土著何家開客棧謀生。是夜更深,鎮上家家已關門閉戶,何家客棧也已打烊。這時,傳來一陣沉重的敲門聲,何家老板不忍心喚醒疲憊的伙計,自己披衣起床,打開店門。見是一白發白須的老者,蓬頭垢面,困頓不堪。盡管店內客人已滿,但又不忍將老者拒之門外,不禁關切地問道:“先生,是否要住店?”來人也不客氣,徑自進屋找了一屜包子,吃個精光后,又讓安排住房。何老板不忍拒絕,把自己臥室讓了半邊給老者。半夜,何老板發現和自己同室的老者竟然現出了原形,為一只巨大老龜。雖驚奇,卻未聲張,只安心閉目養神。一早,老者起身離開時,送了何家老板一袋紅土,讓其在自家住房周圍撒一圈。事后不久,滹沱河泛濫,周遭村莊幾近淹沒,獨有何家宅院,地勢隨水勢增高,整院沒有流進半滴洪水,致使何家祖宅保留至今。


如今的店上村依然是民風淳樸、環境優美。2012年,店上村被列為“河北省基層建設年示范村”后,村內設施更加完善,街道全部硬化,環境綠化美化,改水改電,修建廣場,村容村貌已是改天換地。如今的村民依然是古道熱腸、忠實厚道,適逢盛世,正沐十九大春風,謀創新發展大業,用勤勞與智慧的雙手創造著幸福的生活,延續著美好的故事……


作者:劉占秋口述 季竹林整理   編輯:賈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