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里,黃河下游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的大循環(huán)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范圍。
河流決口后,放棄原來河床而另循新道稱為改道。黃河由于多沙善淤,變遷無常,改道十分頻繁。中游的寧夏銀川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一帶的黃河河道都曾多次變遷,但影響重大的是黃河下游河道改道。
改道歷史:據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
通常認為,《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黃河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臺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后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fā)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wèi)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后雖經堵塞,但不久復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沖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谷、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后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沖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wèi)河相合,然后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后,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御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直到1855年,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馴治河以后,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清咸豐五(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今河道,北流入渤海。1938年,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后,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
史料記載,清康熙間胡渭著《禹貢錐指》,概括自此以前的改道為五大徙。后人沿用其說,1855年河決河南銅瓦廂改由今道入海后,遂有六大徙之說。但胡說實多疏誤,故又有學者提出二十六次較大改道之說。茲用分期法概述如下:
一、戰(zhàn)國或戰(zhàn)國以前。
主要干道有三:
1.據《書·禹貢》:故道自今河南武陟東北流至??h西折北至河北平鄉(xiāng)北,東北流分為“九河”,最北一支為干流,北流至深縣南折東北至靜海東南入海。
2.據《山海經·北山經》:故道自今河北深縣南以上同《禹貢》,以下東北流經霸縣南,東流至天津市區(qū)入海。
3.《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里的“大河故道”,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長期存在的河道。此外,漢代篤馬河、泒河、沽河、清河、商河等地曾為黃河決流所經。
二、西漢。據《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里的“大河故道”,故道自今河南??h西南東北流經滑縣南、濮陽西、河北大名東、山東高唐南,折北經德州市東、河北南皮西,又東北至滄縣西,又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武帝時在今濮陽南決口,東南流注巨野澤通于淮泗,后二十余年始塞。元、成后屢決,或在今山東濱縣治附近入海,或自今河南滎陽由汴入泗入淮。
三、東漢至宋初。自東漢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河功成至唐景福二年(893年),河道長期基本不變,即《水經注》《元和志》所載當時大河。故道自今河南濮陽南東北流經山東聊城、茌平南,折北經禹城西,又東北經濱縣南入海。自唐末至宋初,決口次數很多,但形成大改道的皆不久即塞,決后不塞的只是小改道,較重要的有兩次:一為景福二年(893年),在??诟浇牡澜浬綎|濱縣(今濱州市)西北入海。一為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今河南濮陽橫隴埽決口,東北至今惠民、濱州市一帶入海,史稱橫隴河。
四、宋慶歷后。宋慶歷八年(1048年),河決商胡埽(今河南濮陽東北),至次年形成一新道。自今河南濮陽東北折西北經內黃東,北流經河北大名西、南宮東,棗強、武邑西、獻縣東,至青縣南由今南運河經天津市由海河入海。宋人稱此道為北流。至嘉祐五年(1060年),又在今大名西南東決東北經今山東冠縣、夏津,略循今馬頰河至冀魯交界處入海。時稱此道為東流。熙寧二年(1069年)導東流閉北流,元豐四年(1081年)又決入北流。紹圣元年(1094年)又導東閉北,元符二年(1099年)又決入北流。北流又往往西決漫入漳水,東決漫入永濟渠。
五、金元至明萬歷初。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于滑縣西南人為決河,遂使河道東決奪泗入淮。自后河道極為混亂。總的情況是:重要決口西移,正流不再經過河南浚縣、滑縣間。經常數道并行,彼此迭為主、副。東流則或由馬頰河,或由徒駭河,或由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南流則奪泗、汴、睢、渦、潁等水由淮入海。初以南流為主,東流為副,終于盡斷東流。南流諸道中又以自今河南原陽亂汴、睢故道東出徐州由泗入淮為主。
六、明萬歷初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萬歷初潘季馴治河功成,才盡斷旁出諸道,把金元以來黃河東出徐州由泗奪淮的主流固定下來成為下游唯一的河道。故道大致即今地圖上的淤黃河。此后二百八十年,雖經常發(fā)生決口改道,不久皆引歸故道。大致南決以入渦、入潁為多,北決皆歸大清河(即北清河)。
七、1855年至解放前。1855年,河決今河南蘭考境內銅瓦廂(時屬蘭陽,今巳坍入河中),改道東流,至1875年形成今道。此后至解放前七十余年間,又曾發(fā)生決口數十次,皆不久即塞。只有1938年國民黨政府挖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潁,渦入淮,形成了經歷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才恢復故道。又自山東利津以下??诙我蚪夥徘拔粗谭溃什o固定河道。八九十年間,曾經改道約二十次。
黃河故道基本有三種,一種是荒蕪的鹽堿地,一種是水草豐美的濕地,還有一種是尚存的河道。像寧遠、商丘一部分的黃河故道就屬前一類,不過這些故道大多年代久遠,以至于許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在這樣的河床上曾經流淌過一條叫作黃河的河流。而大多數黃河故道都屬后兩者,比如盛產梨子的碭山、山東單縣、豫北的濕地、江蘇宿遷,黃河奪淮入海后在徐州留下的故道;黃河入??诘臇|營市境內,還有一條盛產黃河魚的故道。廢黃河道為1128年至1855年的黃河道。
黃河故道歷史悠久,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東京(今開封)留守于滑縣西南人為決河遂使河道東奪泗入淮,黃河流經商丘727年,到1855年(清咸豐五年)從銅瓦廂(今蘭考縣)東壩頭處決口北流,才成為黃河故道,廢黃河口在江蘇省北部。
徐州黃河故道,在宋朝末期形成的徐州黃河故道,曾于清朝咸豐八年有過一次大的黃河改道,而改道前這里曾是中原地區(qū)東西漕運的一條干道。沉船位置北約2.5公里處,就是當年有名的梁寨碼頭,梁寨也是當年河汛官署的駐地,名為“豐下汛”。
商丘黃河故道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一條害河,自秦漢以來平均三年兩次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給商丘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明萬歷年間工部尚書潘季馴,采用“束水攻沙以水治水”方略,動用了五萬民工歷時16年,修筑了南北兩條大堤,結束了400年的黃河之災。清末黃河改道,這兩道大堤就成了黃河故堤。
商丘境內保存完好的黃河大堤,長134公里,高10—13米,底寬百米。曲折連綿,逶迤蒼莽,雄偉壯觀,像一條巋然橫臥在豫東大地上的巨龍,是商丘最大最宏偉的歷史景觀,也是商丘人民戰(zhàn)天斗地、戰(zhàn)勝大自然的標志?,F在的黃河故堤夏天鮮花簇簇,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彩蝶飛舞,冬季長堤內外白雪皚皚,長堤高高聳立,蔚為壯觀,有“綠色長廊”“水上長城”之稱。勤勞的商丘人民從蘭考引黃筑壩,建成了6座階梯式水庫,庫區(qū)清風漣漪,水光熠熠,鴨逐魚躍,水鳥翻飛,呈現了一派特有的故道景觀,有“北國水鄉(xiāng)”之稱。大堤內外,名勝古跡眾多。有雙塔遺址、莊周故里、三陵臺、倉頡祠、商鈞墓等,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極其豐富。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這顆故道明珠將越來越異彩斑斕,光彩照人。
作者:劉玉杰 編輯:李耀榮